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坛回顾

2025年2月第一期“豫图讲堂”内容回顾


发布:2025-02-27   作者:   查看: 63

讲座时间:202522

讲座主题:说年画,过大年——中国木版年画里的春节民俗风情

主讲嘉宾:张鹏翔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主要内容:

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年画达到了鼎盛阶段。在中国民间,年画就是年的象征,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年画已不仅是节日的装饰品,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它成为反映中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第一部分:年画的由来及历史

年画起源于汉代,最初以驱邪避凶为目的,后来逐渐演变为春节装饰和祝福的象征。唐宋时期经济政治开放包容,使得年画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出现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作品。明清两代,思想启蒙与文学小说的大爆发,使年画艺术达到鼎盛,出现开封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为代表的一系列著名年画产地。

不同历史时期的年画体现出各有千秋的时代特色,唐代年画多描绘佛教故事,神话色彩浓厚;宋代年画开始反应市井生活;明代年画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工艺水平的提升;清代年画则以多民族文化融合为特点。现代年画融入更多现代元素,以适应市场和年轻一代的审美。    第二部分:年画的文化意义、种类及制作工艺

年画中既有祈福文化、抵抗邪恶,保佑家庭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有对农业繁荣和对五谷丰登的期许,年画常描绘吉祥图案,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年画,增添了节日气氛,成为庆祝春节不可或缺的装饰。

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年画。开封朱仙镇年画主要以门神、市井生活生产、仙佛人物、戏曲故事和家堂画为主苏州桃花坞年画题材多以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等为主天津杨柳青年画的最大特色在于“半印半绘”,人物生动,色彩典雅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以对比强烈的色块为主,体现了北方自然浓厚、淳朴的民间乡土气息,极具观赏性。

《哪吒闹海》《西游记》等是富有教育意义的神话传说类年画,《三国演义》《杨家将》等是突出历史人物形象的历史故事类年画,《春耕图》《丰收图》展现传统农耕生产场景为主的,称为民间生活类年画,《鱼跃龙门》《松鹤延年》等象征吉祥的则是吉祥寓意类年画。木版年画以宣纸和木板为载体,采用植物和矿物等天然颜料,经过工匠手工雕刻的精湛技艺,最后通过木版水印的传统印刷技术,形成独具艺术价值的木版年画。

第三部分:年画在现代的传承及影响

年画作为中国传统技艺,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定来保护和传承,对新一代年画艺术家的培养也是年画技艺得以传承的重要保障。此外,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学校和社区联合,将年画这门传统技艺作为重要的文化、审美教育在校园推广,也是传承年画技艺的重要方法。

年画也广泛地出现在现代设计、家居装饰、动画与插画艺术时尚界等领域,通过跨界合作、数字技术应用,环保材料的使用等方面实现当代年画的创新。

第四部分:经典年画赏析

在中国古代民间,门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代表人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的内心诉求。比如人们贴岳飞,表达了希望国家强大、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贴关羽、张飞,代表了人们对忠义的推崇和信仰,所以门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符号,对年画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连年有余系列年画是由莲花和鱼组成的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用以称颂富裕、祝贺之意。五谷丰登系列年画代表着丰收和富足,承载着人们对丰饶与幸福的美好祝愿福禄寿系列年画取材于中国神话中汉族民间信仰的吉祥神,象征着幸福、官禄,长寿也是中国民间最为崇拜、敬仰的神祇之一。

年画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寓意丰富,通过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和吉祥的寓意,讲述着团圆、丰收与幸福的故事。随时代与科技的进步,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审美取向使得现代年画走向与时俱进的创新之路,让古老的年画焕发出新的生机,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