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第二期“豫图讲堂”内容回顾
发布:2025-02-05 作者: 查看: 130
讲座时间:2025年1月12日
讲座主题:面对儿女婚姻,如何作不扫兴的家长
主讲嘉宾:寒江,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副总监,曾主持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今夜不寂寞》节目,曾出版《寒江对你说—<今夜不寂寞>对话实录》专著。
主要内容: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对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家庭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婚姻法》不断演进,结合《2023中国婚姻家庭报告》,深入分析当下青年晚婚或不婚现象形成的原因,面对催婚带来的压力、内心的失落以及代际矛盾,助力为人父母者理解年轻人,并在婚姻传承这一令人纠结的问题中探寻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婚姻关系及孝道传承
陆游名诗《钗头凤》是中国古典诗词对婚姻的全景式描绘,既有令人动容的夫妻恩爱、婚姻美满,也有妻子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哀叹。据考证,《孝经》成书于秦汉之际,是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孝经》对实行孝的方式方法作了系统的规范,提出了“孝”在社会人生中的贯穿过程,“百善孝为先”孝道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第二部分:认识婚姻本质,了解有关婚姻的法律规定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精神,兼具循环养育的养老功能、爱情和陪伴的情感功能等;在符合双方结婚条件方面,《婚姻法》也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婚姻家庭关系是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而《婚姻法》正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重要法律。1950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4月颁布实施《婚姻法修正案》。2020年5月28日我国通过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第三部分:当下年轻人晚婚或者不婚的原因
首先,城市的房价过高、社会的竞争压力过大、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存在的天价彩礼现象等都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因素;大城市占比较多的大龄未婚女性,农村的大龄未婚男性,也是我国近年来结婚率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四部分: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婚姻发展趋势
简单来说,现在年轻人晚婚或者不婚是社会趋势,父母的催婚很难改变这个趋势,甚至会爆发家庭矛盾。随着这个趋势的不断发生,爱情和婚姻可能不会再紧密绑定,随着新的《婚姻法》的规定,婚前财产公证的概率也会越来越高。当代年轻人对于爱情、婚姻、生育,家庭文化的理解和以前大不相同,他们不再围着家庭这个小圈子打转,而是更加注重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改变自己,以自己为中心,这可能就是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