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兹中国”的文化渊源
发布:2022-09-21 作者: 查看: 1065
讲座时间:2022年9月18日
讲座主题:《“宅兹中国”的文化渊源》
主讲嘉宾:张得水,现任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文化名家。
讲座回顾:
张老师首先讲解了“宅兹中国”的历史文化渊源,从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的何尊说起,该何尊底部有12行、一百多字的何尊铭文,铭文里提到“宅兹中国”四个字。“宅兹中国”是说居住在中央的地方,这个中央的地方据考证是指洛阳或是嵩洛地区。
接下来张老师从四个方面具体分享“宅兹中国”为何定义在洛阳或是嵩洛地区。
一、嵩洛地区的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看,嵩洛地区横跨了中国大陆第二级、第三级地貌,嵩山属于伏牛山系一部分,主脉在登封境内,连绵60多公里,又是黄河和淮河的分水岭。嵩山最高峰是峻极峰,1400多米,这里面的河流非常多,有伊洛河、双洎河(古溱水、洧水)、颖河等等。
从地形上讲,地形十分复杂,有低丘、有盆地、有平原等等,所以整个生物是比较发达的地区,非常有利于农业的生产。从古人类起源来讲,从农业起源来讲,包括我们讲到旧石器、新石器,在这个地区非常发达,遗址丰富。
我们所讲的嵩山地区,不仅仅是指登封一个县或者是一个区,实际上包括了周边一系列的地区,我们都把它叫做嵩山地区,比方说包括汝州市、禹州市、新密市、荥阳市、偃师市、洛阳等等,这都算是大的嵩山区域、嵩山地区。
二、在嵩洛地区形成的“天文观”
从古代天文上来看,嵩洛这一地区有非常多古代天文学的遗迹,或是古人认识世界、认识自然、认识宇宙相关记载与古文物。
最具代表性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濮阳西水坡龙虎墓,通过古代天文学家的考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天象图、天文图,其中45号墓印证了我们所说天圆地方的理念。另外还有许多遗迹,如郑州大河村遗址、荥阳青台遗址等。从商朝、战国时期到西汉的天文历法学已经相当完备了。在登封观星台有一个周公测景处,是为纪念当时周公测景的地方,在唐代时期就有了,周公测景时,就测到颖川阳城地,就是我们现在登封,正好在登封或者是洛阳这个位置,符合天地之中的位置。这个位置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四方贡赋都能够达到,是四土之中,不管从政治上、经济上、心理上等等,都有正统性、神圣性。
三、“天地之中”观念与中国古代山岳崇拜
“天地之中”观念,可从山川崇拜这方面看出来,在古人的心目中,一直存在一种山川崇拜,在尧舜时期,已经有了祭祀山川的记载。《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讲的是祭祀太室和少室。武则天时期在登封元年696年举行封禅大典,武则天封禅改变了以往历代王朝都是封禅泰山,而她改封嵩山为,且开创了女皇封禅的先例。武则天的一生有很多活动都与登封有关系,她游历嵩山的次数是最多的,她的一生巡游嵩山八次之多,这个也是历代皇帝之中次数最多的。
四、嵩洛地区的文明起源
从文明发展上来讲,整个嵩洛地区,从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个区域里发现了一系列的文化遗址。
在这个区域里,考古工作者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近400多处,如荥阳织机洞遗址,发现有很多相关的石器、动物化石,尤其是发现了用火的遗迹等等;郑州的老奶奶庙,里面发现了有很多石器、动物碎片、骨器碎片等等,数十处用火遗迹,表现了3万到5万年之间嵩山地区中原旧石器的发展情况。以嵩山地区为中心分布的遗址,包括密县、登封、巩义等等这些地方,其中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再递进到距今四千年前后,在嵩山地区,出现了很多城址,实际上一直在围绕住嵩山地区,包括伊河、洛河、颖河、汝河等等这些区域里面,分布着一系列的古代城址,是一个大型的聚落或者古国时期的重要代表,比较重要的就是登封王城岗。二里头文化时期,重要的遗址代表是二里头遗址,处在两河交汇的地方,就是黄河洛河交汇的地方,是非常大的城址。商代,郑州商城作为夏商文化分界的标志,是夏代最早期都城遗址,我们称它为商汤的国都。周朝,洛阳作为东周王城遗址,出土了一系列大型的西周东周时期墓葬。
从整个历史发展上来,整个嵩山地区文化发展是连绵不断的,是自成序列的,从中能够体现出来嵩山地区发展过程当中文化的融合性、核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