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古籍保护 >> 工作简报

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简报第9期


发布:2011-07-20   作者:   查看: 3134

 

 

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

 

 

   简     

9

河南省古籍保护中心                   2010923

 

洛阳市古籍保护工作迅速有效、扎实认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在省文化厅及洛阳市相关局委的支持下,在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洛阳市的古籍普查及保护工作迅速有效,扎实认真,稳步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一、机构建立和政策制定迅速有效

全省古籍保护会议召开十天后的521日,由洛阳市文广新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民委、文物局、卫生局等8个局委召开了洛阳市古籍保护局际联席会议。洛阳市古籍保护中心于6月在市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加强了古籍保护工作的科学指导。

为了把全省古籍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2010630日,洛阳市文广新局主持召开了全市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相关文件,对全市古籍普查工作的范围、内容、工作步骤、阶段要求等进一步进行了明确。

二、古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扎实认真

1、建立洛阳市籍保护联络员群。为了有效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洛阳市古籍保护中心建立了洛阳市籍保护联络员群,要求各单位的联络员加入,中心在群上传达各种古籍保护工作信息、文件,以及在群上督促和指导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进展情况,效果良好。

2、开展全市的古籍摸底工作。为顺利开展普查工作,在全市、县(区),各个系统进行古籍收藏情况调查,通过发放《古籍普查调查表》、《古籍收藏单位调查表》、打电话联系,实地调研等形式,目前掌握全市共有15家古籍收藏单位共计94658册古籍,民间到馆登记22377册。

3、加大力度,推进全市的古籍普查工作。省古籍保护中心的普查平台投入使用后,洛阳地区就及时将注册权限分到各古籍收藏单位,除去洛阳一高正在搬家没有开通以外,其他全部分配完毕投入使用。目前,洛阳市图书馆已将筛选出的二级以上古籍从电子表格导入平台,正在做定损及定损书影的录入。

4、改善古籍保管条件。洛阳市图书馆已为古籍书库添置了除湿机、温湿度计、防虫防潮物品等。最近市财政又下拨专款给洛阳市图书馆配置樟木书柜,改善了古籍的保管条件。

5、到各县(市)督导落实古籍工作会议精神,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83192,市文广新局组织两个检查组,分别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林春芳、市图书馆馆长胡明扬带队,对偃师、新安、宜阳、栾川、汝阳、嵩县、伊川等7个县(市)的古籍普查开展情况及古籍保存状况进行检查。检查组对各地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当地古籍普查人员所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解答。调查组还深入到基层,走乡串镇,调研掌握县、乡镇民间收藏情况,调查了解到偃师市、新安县、汝阳县、栾川县4个县(市)均已召开古籍保护会议,下发当地的古籍普查方案,偃师市、栾川县、汝阳县通过县、乡、村三级,层层发动,逐村进行普查,效果明显。目前偃师市城关镇统计上报古籍 23113 册。栾川县还通过制作宣传版面、用宣传车在县城大街小巷和14个乡镇进行宣传,同时通过电视宣传,促进了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

6、加强宣传报道。宣传、普及古籍知识,营造古籍保护氛围,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市古籍保护中心在努力做好普查、申报等工作的同时,举办了馆藏珍贵古籍展,制作宣传版面,通过媒体等形式来宣传。201079,《洛阳日报》以《给您家的古籍称称“斤两”》为题,用较大篇幅报道了洛阳市古籍普查工作开展情况,呼吁民间藏书到市古籍保护中心登记。与此同时,洛阳市电视台、洛阳日报、手机报等媒体也对古籍普查工作进行了报道。715,洛阳市市民高世正看到报上刊登的有关古籍普查的消息后,将家里存的清乾隆刻本《阳宅大成》一书共计10册捐赠给洛阳市图书馆。

编辑出版了洛阳市古籍保护《工作简报》2期,报送省古籍保护中心,市文广新局、各成员单位、抄送各古籍收藏单位。

7、为古籍保护培养专业人才。洛阳市馆先后4名同志参加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古籍普查、古籍修复、古籍鉴定与保护,今年河南省举办的第三期古籍普查培训班,洛阳市各系统共有11人参加。另外,洛阳市还计划于926——29日举办洛阳市第一期古籍普查培训班,期间将邀请省古籍专家授课,对本市40名学员进行培训,为全市建立一支古籍专业队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