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精选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


发布:2011-12-08   作者:   查看: 12787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

主讲人:段振离

  间:2011年12月4日

  点:河南省图书馆研议厅

     主持人:我们讲座马上就要开始了,开始之前大家把手机先调整好,调整到静音或者振动的状态。感谢大家这么长时间以来对我们“豫图讲坛”一如既往的支持。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的老师是来自河南中医学院的段振离教授,教授从事教学、医疗、科研40余年,退休之后任河南中医学院教学督导团成员、河南省《中老年保健》杂志副主编、郑州仲景国医大学特聘教授、郑州国医专修学院特聘教授、河南省老干部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食疗与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食品营养协会名誉顾问等,现在还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和多家报纸杂志的编辑和记者,并发表多部著作和千余篇科普文章。

    今天他要为我们大家讲演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大家都知道,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当最重要的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是到了人寿终正寝之时,所以有形象的将心血管比喻为“生命的蜡烛”,意思是蜡烛燃尽之日,就是生命终结之时,由此可见心脏和动脉血管的重要。而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正确的预防,不让这些病因产生呢?在这场讲座中,教授要告诉我们大家一整套的预防措施,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下面让我们有请教授。

    段振离:各位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讲的内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我用河南话说的比较自然一些。

    在伦敦的一所医院大楼上醒目的镌刻:“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就是说明心脏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小故事,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的好莱坞影星——罗斯顿,他身材很高大,很胖,一次被邀请到伦敦演出,演出以后因为急性心力衰竭住院,住在伦敦这家医院,虽然经过专家的奋力挽救,但最终没有挽救他的生命。罗斯顿死在伦敦了。临终前,他竭尽全力说出了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是你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句充满睿智的话打动了周围所有的人,医院院长也心有所动,就把这句话叫人镌刻在医院的大楼上。一直到现在,这句话还在这个大楼上,就是警示后人保护心脏。

   一个成年人的心脏大小相当于他本人的拳头,大约重300克,也就是半斤多,不到一斤。如果跟体重相比,仅占人体体重的0.5%,但是对于人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心脏跳动的停止就意味着的生命的终结。

    我今天重点讲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要加一个脑血管病?因为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发病机理都是一样的,它的病理基础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那就是冠心病;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脑血管,那就会出现脑梗塞,脑血管形成脑拴塞,所以放在一块讲,预防保健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这里有心脑血管病的概念(PPT)。心脑血管病包括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包括各种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冠心病,冠心病的全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心脏病。种类很多,所以说医院下诊断的话,如果仅仅诊断为心脏病,那说明没有诊断到家,心脏病种类这么多,这个病人到底是哪一种心脏病呢?如果在比较大的医院,比如说三甲医院,如果光说心脏病,那就是错。上级大夫把你这个病历撕掉,重写,写出是哪一种心脏病?你是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冠心病,还是高血压性心脏病,还是先天性心脏病?必须明确是哪一种心脏病。这么多心脏病,按发病原因而言,发病数最多的是冠心病。今天专门讲冠心病,其他心脏病不说了,就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也有分类,如果光诊断冠心病,还没有诊断到家,你是哪一种?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还是心率失常呢,还是冠状动脉缺血性的心力衰竭呢?最严重的还有心脏骤停,你是哪一种呢?这是心血管。

    脑血管病也比较笼统,它分两大类,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出血性的有脑出血,过去叫脑溢血,现在叫脑出血,就是脑血管破了,血液流出来了。流到哪儿了?看不到,因为这个头颅包着呢。蛛网膜下腔出血,这是因为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呢?它是因为脑血管供血不足,脑血管堵塞了或者狭窄了,造成脑血栓形成脑梗塞,或者腔隙性脑梗塞。

    脑血管病分两种:出血性和缺血性。咱们一个一个说,先说脑血管性的发病率,心脑血管病是人类的第一杀手。为什么叫第一杀手呢?因为它发病率占第一位,死亡率也占第一位,致残率也占第一位。我这儿也一个资料,美国每年死于冠心病的是50万人,占总死亡人口的40%;全球每年至少有4000万人患有冠心病,死亡人数达到百万之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人数也在逐渐上升,现在21世纪了,比十年以前提高了,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高,80年代比70年代高,逐年升高。最新资料显示,每10秒钟我国就有一个人患心脑血管疾病,每13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病,这个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这么说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有足够的措施,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来防治心脑血管病,我不得这个病。即便得了,我可以预防再发展,预防并发症,是有很多措施,很多方法的。

    再说一下咱们郑州,我们这个城市2010年11月18号的最新资料,郑州市紧急医疗救助中心提供的数字,11月1日至17日上午10时,郑州120共接到196例急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求助,306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求助。加在一起就是五六百例啊,其中不乏因发病突然,来不及抢救而猝死的情况。猝死在医学上有定义,心脑血管病的猝死,就是从发病到死亡一个小时,来不及抢救。血压突然一升高,脑血管突然一破裂就跌到地上了,来不及抢救,甚至来不及往医院送就死亡了,这个叫猝死。心脑血管病咄咄逼人。

    刚才说的心脑血管病,还有一大批更多的人是心脑血管病的后备军,就是中年人,或者一些老年人。我国35—74岁的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7.2%,这个数字也够高的了。脑出血有基础啊!基础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也就是说成年人近三成血压高。最新资料,我国有2亿人罹患高血压,这些病人只有45%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属于心血管,高血压病有“三高三低”,哪三高呢?第一发病率高,13亿中国人口,2亿人患高血压。第二个,死亡率高。一旦出现并发症,比如脑出血,死亡率很高。第三个高,致残率高。脑出血后要及时抢救,抢救之后虽然挽救了生命,但是留下半身不遂、偏瘫,这就是致残。三高”就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遗憾的是高血压还有“三低”,第一是知晓率低。特别是是广大农村地区,城市还好一点,他得了高血压了,他不知道,也不看病。比如他感觉头突然这么晕,走路东倒西歪,一睡觉一休息好了。其实不是真正的好了,只是轻了,头不晕了,他意味着好了,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一扛就扛过去了,没有到医院看,没有量血压,得了高血压病也不知道得到了高血压病。第二个低,服药率低。知道是高血压,那就吃药吧,但吃没有按照医嘱坚持吃药。第三个低,控制率低。吃药没有?吃了,但是没有控制住,这个也不行。这就是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什么叫控制呢?收缩压控制在140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以下,这个才叫控制。咱们不说那么专业,就是老百姓说的高压低压,量血压都得有一个高压,一个血压这两个数字。高压在140以下,低压在90以下,这个算控制。如果还在140以上,90以上那不叫控制,尽管原来可能很高,比如说原来收缩压180,后来控制到150时候很高兴。那不叫控制,什么叫控制呢?非得控制到140以下,这个才叫控制。正因为中国高血压的三高,三低,所以导致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再简单提提糖尿病,我国糖尿病病人2000多万,其中肥胖者6000多万,高血压多发生于肥胖型的人,在这些人当中糖尿病发病率高。消瘦的人也能够得,但是发病率不如肥胖率高,所以高血压、糖尿病都是心脑血管病的后备军。

    (PPT)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员高秀敏,心肌梗死死亡。

    (PPT)马季,急性心肌梗塞2007年死亡。

    (PPT)侯耀文,急性心肌梗死,2007年死亡,当年他还不到60岁。现在中国人平均寿命是73岁啊,侯耀文还不要60,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PPT)古月,心肌梗死。

    为什么说他们几个呢?这几个人大家都熟悉,如果说这个病人,那个病人,大家不熟悉,印象就不深。

    (PPT)这是心脏的图片。

    (PPT)这是从后面看。

    (PPT)这个是解剖开的。

    (PPT)这就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有两条: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冠心病就发病在冠状动脉。心肌梗死就是看哪个冠状动脉的分支堵塞了。如果堵塞的很小,堵塞靠下,那病情相对轻一点;如果堵塞在这儿(PPT),那就严重一点;如果再靠上,这一大片心肌都会坏死。我们说心脏也靠供血,我们身体每个器官都是靠血液供应,没有血液供应的话就坏死了,心脏也是。心肌本身也需要血液供应,如果供应不上就会缺血导致坏死。

    (PPT)我把这个冠状动脉给它截一段,这是正常的冠状动脉(PPT),这是冠状动脉血管腔(PPT),这是血管壁(PPT),血管壁分三层,最里面一层是黏膜;中间是平滑肌,比较厚;最外面一层是角膜。一共是三层。一个健康人,特别是新生儿、少年儿童,他的冠状动脉畅通无阻,生下来的小孩畅通无阻、非常光滑,就像这样(PPT),一点胆固醇也没有。到了中年,生活条件好了,吃的大鱼大肉,特别是含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了,久而久之胆固醇在动脉黏膜沉积相结合,这就形成了冠状动脉变硬了,所以叫硬化。同时,由于胆固醇或者脂质沉着在动脉黏膜造成造成管腔狭窄。

    (PPT)胆固醇和血脂和动脉黏膜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形成之后堵塞血管。一开始不是全部堵塞,堵塞一部分。像这个堵塞二分之一了,这个基本上在安静状态下不出现症状,病人不知道。但是不能激动,情绪一激动,一生气,或者一重体力劳动,在重体力劳动过程中或者激动时候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但是这个血液供应不上,因为管腔狭窄,这是血栓,血液流通量只剩下一半,满足不了心脏需要,因此发生心绞痛。安静时候不疼,在你重体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候出现心绞痛,哪儿疼呢?心前区,心前区突然感觉到压榨性的疼。心绞痛不是一般的疼,心绞痛、心绞痛就是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痛苦,伴有窒息的感觉,疼的出不来气。这个时候有冠心病的人很有经验,站在那里不动,停那儿捂住心口,同时从兜里掏出一片急救药。我和省直老干部住在一起,有冠心病的人他们兜里都有急救盒,急救盒里面装的有急救药,其中一种重要就是硝酸甘油,就是一个小白片,也不大。一旦发生症状,立即掏出来放在舌头低下,然后紧闭双唇,这个药不用开水直接就融化了,融化以后立即过黏膜吸收,当这个硝酸甘油运送到你的冠状动脉时候,它的作用是扩张血管,痉挛扩张之后血液畅通了,于是心绞痛立即缓解,这就好了。必须用这个方法,现在就是打120也来不及了,救护车在几分钟之内能赶到吗?这是不可能的。这些冠心病的老头们都说这个叫救命药品,当然了除了这个药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品。

    如果说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就是堵塞了,不是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是缩小了形成心绞痛,心肌梗死就是血栓太大了,将整个血管完全堵塞了,堵塞之后血管不通了。这个血管支配的心肌出现缺血,这就不是心绞痛,这叫心肌死。心肌梗死比心绞痛严重的多,心绞痛基本没有死亡的,但是非常痛苦,心肌梗死死亡率非常高。

    (PPT)这是正常的动脉,这是血管壁,这是血管腔,血液在里面流动,毫不受阻挡,畅通无阻。(PPT)这个就很严重了,形成粥瘤,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栓。(PPT)这个是完全堵塞,就是心肌梗死。前面一个是狭窄,后面是完全闭塞。

    它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通常发生在少年。比如说这个老头,今年得急性心肌梗塞了,不是现在得的病,甚至不是10年前得的病,他是从少年时候就开始了,是那时候高胆固醇食物食用过多。像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这些小孩很爱吃,我的意见是偶尔吃一下可以,但是不能经常吃。别看是小孩,小孩也会动脉硬化,不是说今天吃了今天就动脉硬化,如果经常吃,几年以后就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发生在少年,成长在中年,显示在晚年,这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的老头得心肌梗塞,绝对不是现在得的。

    (PPT)这个图也比较好,你看这个管腔已经很狭窄了,周围都是脂质的沉着。一个健康人应该是畅通无阻的,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管腔变的非常狭窄。

    怎么知道自己的冠状动脉狭窄不狭窄呢?怎么知道呢?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从来没有发生过心绞痛,也没有胸闷,甚至上楼梯上五楼我不气喘吁吁,那就没有事儿。我尽管六七十岁了,锻炼时候跑个400米没事儿,这就可以放心,就是没事儿。但是如果有症状,什么症状呢?一上楼梯气喘吁吁,不敢跑步,一跑步出不来气,只能散步,慢慢走,这个时候要注意是不冠状动脉狭窄。

    怎么知道我的冠状动脉狭窄没有狭窄呢?做冠状动脉造影,这个得在医院做。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非常可靠,十分可靠,其他的都不是金标准。比如说号脉啊,看看舌苔啊,用听诊器听啊,都不是金标准,金标准就是冠状动脉造影。这个不但可以知道有没有心肌缺血,冠状动脉是不是狭窄,还知道是哪个冠状动脉狭窄。像这个图(PPT),就在这儿狭窄,其他地方都不狭窄。现在科学技术很发达,一般用B超或者是CT显影,从股动脉插进去,有一个导丝,一直插到冠状动脉,然后造影剂一推照一个片子,X光片或者CT片,然后就知道你有没有动脉狭窄,哪一部分动脉狭窄,有的是一个地方,有的是好几处都狭窄。

    (PPT)知道狭窄之后做一个搭桥手术,这个诊断有标准,我不详细说了,不是说有狭窄就搭桥,狭窄超过80%需要做搭桥手术。所谓搭桥手术就是取你自己一根静脉或者是动脉,静脉一般取腿上的大隐静脉,取这么长(手势),动脉可以取胸口的,然后做手术搭一个桥。比如说这个图(PPT),这是取大腿上的大隐静脉,取一根没有问题。为什么取自己的呢?必须取自己的自己不排异,最大的好处是不排异。切一条大腿上的大隐静脉不受影响正常生活,把这个静脉一边移植到主动脉,另外一边移植到狭窄的远端,把狭窄的部位跨过去,这样搭一个桥。这儿一不通,这一部分心肌就要坏死,(PPT)搭一个桥,就避免了心肌缺血、心肌坏死。这个技术是很先进的技术,历史并不悠久。这个新技术出现之后,挽救了千千万万心肌梗死的病人,所以这个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应该是很大的。很多病人如果不搭桥就死亡了,一搭桥就挽救了他的生命,这多好啊!

    从文献上看,美国原总统克林顿就是急性心脏梗死,美国医学技术比较先进,他就是做的心脏搭桥手术。搭桥手术之后,克林顿做了5小时心脏搭桥手术,手术很成功,情况稳定。这是2004年9月7号上午8点5分,他的主治大夫(PPT)在对记者做答复,医生在手术结束后,向记者演示手术的过程。这是路透社的照片(PPT)。众所周知,搭桥很成功,克林顿没有死亡。

    咱们讲讲心肌梗死,心肌梗死这么重要,能不能预测呢?有一些预测的方法。大批大批的人不会做这个金标准,不会去做冠状动脉造影,但是有这几个方面可以预测,一共九方面,可以结合结合自己。第一血脂异常。这个到医院抽血脂,需要查四项,需要空腹,前一天晚上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清淡一些,前一天晚上吃了之后一直到第二天抽血之前不吃任何东西,8点到医院抽血、化验,看看血脂正常不正常。第二,吸烟。第三,糖尿病。第四,高血压,第五,腹型肥胖。第六,缺少运动。第七,饮食缺乏蔬菜和水果。第八,精神紧张。第九,大量饮酒。以上符合的项目越多,心肌梗死发生的几率越高。

    如何远离心梗呢?有11项措施。第一,有胸闷要去医院检查。比如说现在一劳动出不来气了,要去医院看医生,找心血管科大夫。第二,心梗的预防应从儿童抓起,不要让孩子吃太多垃圾食品,高脂肪其实并不好。第三,中老年人要进行心梗的三级预防。第四,高血脂要必须进行饮食治疗。第五,戒烟。第六,预防情绪波动。第七,预防疲劳过度。特别是老年人,退休退休就是以休息为主,如果还是像没有退休之前辛勤劳苦,那就不好了。第八,控制体重。如果你很重的话,减肥。第九,严防再发现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不宜再发。第十,高危病人还要加强预防,该吃药还要吃药。第十一,严防猝死。

    现在讲讲心肌梗塞的三级预防:我今天讲的重点就是预防。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我就不让自己得冠心病,不得高血压,不得糖尿病,怎么不得呢?合理膳食。什么叫合理膳食?营养均衡,每天营养均衡,得有蛋白质,有脂肪,有碳水化合物,有矿物质,每一项都不太多,也不太少,讲究平衡,避免肥胖或超重,不要太胖了。青年人主要从美容角度讲,医生从健康角度讲,因为肥胖会引起很多疾病,多吃蔬菜、水果。低盐,不要吃那么盐,氯化钠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有专家研究过郑州的人群,一天超过一倍,达到12克,要减少量,建议大家吃饭不要太咸了。体育锻炼这一条也很重要,戒烟少酒。烟要戒,酒要少喝,主张喝葡萄酒、黄酒,不要喝白酒。积极治疗,有高血压治疗高血压,有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血脂高了,就治疗高血脂。这就是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什么叫二级预防呢?就是“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蛛丝马迹发现了,赶紧到医院去做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之后做早期治疗,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在病不太重的时候把它治好,这个时候也容易治。具体来说就是抗血小板、抗血凝、调脂药物治疗,预防心梗的发生。

    三级预防,预防心肌的并发症。

    这叫三级预防。

    (PPT)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这个太胖了,不要以为小孩越胖越好,正常体重为好。

    我现在说说心血管病基本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多见与大、中动脉,在动脉内膜有脂质沉着,形成粥糜样病灶,同时纤维增生使血管壁变硬。像儿童,儿童动脉摸起来非常柔软,非常有弹性,老年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导致心脑缺血,严重的导致中老年人致死、致残。动脉硬化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从硬化到形成一种疾病是一种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动脉粥样硬化这个病虽然发生于中老年人,起始却是在青年期或者儿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质逐渐内膜下沉积,管腔狭窄了,这样形成动脉硬化。

    早期病人没有感觉,动脉管腔堵塞二分之一都不知道,超过二分之一知道了,不过超过二分之一时候安静状况下还不知道,在你劳动时候,剧烈运动时候有感觉了。这算一个亚健康吧!亚健康状态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发生为疾病,要向健康状态转化。如果注意养生保健,完全可以从亚健康向健康转变,成为一个健康人。如果不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动脉硬化发展下去,最会发生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不可不慎。

    防止心脑血管首先要防止动脉硬化,提到动脉硬化必然要说胆固醇。胆固醇有外源性胆固醇和内源性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是来自我们食物当中的胆固醇,内源性胆固醇是我们自身体内合成的胆固醇。外源性胆固醇完全可以减少,这事在人为,在于你自己。待会我讲一下哪些食物是高胆固醇食物,哪些是中胆固醇食物,哪些是低胆固醇食物。

    (PPT)这个表里有,这是我们日常常用的食物,需要再说一句,胆固醇都是在动物性食物当中,植物性食物当中没有胆固醇,五谷杂粮、植物当中没有胆固醇,凡是植物没有一点胆固醇,它们含的是谷物醇。胆固醇都是在动物性食物中,像蛋白,比如说煮的鸡蛋,蛋清是白色的,那就是蛋白,里面黄的是蛋黄。蛋白的胆固醇是0,蛋黄的胆固醇是2000,专家们说鸡蛋中胆固醇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组合,蛋清是0,蛋黄是2000。有人说我们不煮鸡蛋,炒鸡蛋混合在一块炒,混合在一起仍然是高胆固醇食物。为什么呢?因为蛋黄里面胆固醇太高,即便是掺一点蛋清,仍然很高。下面脱脂牛奶是2,它把脂肪去掉了。海蜇24;瘦牛肉57;瘦猪肉60,不能带一点肥的;鸭肉70—80;松花蛋白88;这些属于低胆固醇,都可以吃。

    中胆固醇是100以上的,100到200之间算中胆固醇,300以上属于高胆固醇。鸡肉90—201,因为鸡肉有瘦的有胖的的;猪肉110;五花肉120;虾120;猪心150;猪肠180;肥猪肉220;牛羊杂碎,就是牛羊内脏280;猪肾300;乌贼鱼350—460,鱼肝油400;鸡蛋500;猪肝620;鱿鱼1170;松花蛋黄2015。建议中老年人不要吃高胆固醇食物,或者少吃。北京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建议,如果有糖尿病或者动脉硬化病人,一周七天不要超过三个鸡蛋,也就是隔一天吃一个蛋是可以的。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一个鸡蛋是可以的。

    这样一说胆固醇也不要对胆固醇害怕,胆固醇也不是越少越好,胆固醇对我们健康还是有利的,我们人不可能缺少胆固醇。这个要展开讲,一分为二,科学的辩证的对待胆固醇,研究时候说,胆固醇每升高1%,冠心病的危险性增长2%。如果将它们控制在正常范围,未来发生冠心病的风险下降30%。如果你有冠心病,或有可疑的冠心病,降低胆固醇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发病。

    六项危险因素(PPT)。心脑血管并跟年龄有关系,发病都在中老年人,青年人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儿童几乎没有。第一,男性超过45岁。第二,女性超过55岁。这是危险因素。第三,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你的家族中爷爷奶奶是不是冠心病,这个家族史也很重。第四,吸烟。第五,高密度脂蛋白。有两种脂蛋白,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对人体健康有利,它可以将血管中的血脂运送到心脏代谢掉,非常好。有些作家用很通俗的说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高密度的脂蛋白是好胆固醇,因为它对健康有利;低密度脂蛋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因为对健康有害。第六,肥胖。这个好理解。

    刚才说的胡大一教授,著名的心脑血管病专家,他提倡6、5、4、3原则,什么是6呢?胆固醇的6、5、4、3,6就是没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少于3个,总胆固醇不要高于6毫摩尔/ 升。如果你有高血压,不要高于5,标准又降低了。如果你有冠心病或糖尿病,那不能高于4。如果你有冠心病也有糖尿病,不要高于3。随着疾病的加重,胆固醇的数量应该少、再少,这就是6、5、4、3原则。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每周吃蛋黄不要超过三个。鸡蛋是好东西,营养价值很高,营养学对鸡蛋评价很高,含的完全蛋白质,含的非常齐全,非常好。你要真想吃的话,把鸡蛋煮煮,光吃蛋白,不要吃蛋黄。说的更通俗一点,鸡蛋多好啊,一个鸡蛋就是孵一个小鸡,这个小鸡五脏俱全,心肝脾胃肾什么都有,营养很全面,但是缺点就是蛋黄含的胆固醇太高了。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那就少吃,一周不要超过三个,如果没有高血压、冠心病,就一天一个。

   我们要公正评价胆固醇,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公正评价胆固醇”,这个曾经获得全国一等奖,而且一等奖获得者还被邀到北京去领奖,卫生部部长接见。对胆固醇要公正评价,大家说胆固醇多坏多坏,其实不是,胆固醇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没有胆固醇不行,但是胆固醇多了也不行,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反它在人体内其着相当重要的生理作用。

    下面说的比较专业,大部分胆固醇在肝脏能转变为胆汁酸,并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形成胆汁酸盐。这些胆汁酸盐对于吃进去的脂肪食物能起乳化作用,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也是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必要条件。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这四种是脂溶性,其他的像B1B2B6B12,叶酸等等都是水溶性。

    胆固醇这个脂质是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必要条件,另外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之一,它是肾上腺皮质中能转化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性腺中能转化成性激素,这些激素都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被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变为维生素D3,又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所以说胆固醇绝对不是一个坏东西。

    有些人理解太片面了,说胆固醇增长1%,冠心病发病率增长2%,要说胆固醇不是绝对的坏。有些广告说我这个产品、这个营养品绝对没有胆固醇。一说我知道,你不沾动物的气,都是植物性食物,你哪儿有胆固醇啊,植物性食物没有胆固醇。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这都是欺骗老百姓的。这句话说的很好听“本产品绝无胆固醇”,专家们评价,这叫真实的废话。真实不真实啊?真实,没有弄虚作假,没有胆固醇。但是你说的是废话,你没有动物食物,你哪儿来的胆固醇。你真实不真实?真实,没有胆固醇,但是这是废话。胆固醇都含在动物性食物当中,特别是山珍海味,特别是生猛海鲜,价格比较昂贵啊,像鸡蛋、肉比五谷杂粮要贵啊,你不沾动物的气,怎么会有胆固醇呢?我们应该设法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接下来说膳食纤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不仅与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饮食有关,而且与食物中缺乏纤维素有关,就是饮食太细了。营养学家不主张太细,主张在众多细粮基础上适当吃一点粗粮,吃一点玉米、小米、荞麦等。即便是大米和面粉,主张吃标准粉,不主张吃精白粉;主张吃标准米,不主张吃精白米。什么原因呢?精白粉蒸出来的馒头雪白雪白的,感官性状很好;精白米蒸出来的米饭雪白雪白的,但是很多纤维素、维生素都丧失了,对健康反而不好。我们主持吃标准粉,什么叫标准粉呢?过去叫八一粉,现在叫八五粉。八五粉是什么意思呢?一百斤小麦磨出85斤面粉,这就叫八五粉。八五粉维生素损失比较少,矿物质损失比较少,营养价值比较全面,尽管蒸出来的馒头没有精白粉那么白,尽管口感没有那么筋道,但是营养成分多,营养学家主张吃标准粉、标准米。其实有很多“文明病”,像肥胖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痔疮、便秘、结肠癌等就是平时吃的太细腻了。纤维素除了在标粉、标米里面含的多,在蔬菜水果里面含的也多,同样是蔬菜,有高纤维的,也有低纤维的。比如一颗白菜,白菜心含的纤维素就少了,白菜帮含的纤维素就多,同样一种食物就不一样。

    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亲水胶体物质,还包括植物细胞壁中所含的木质素。膳食纤维能够吸收脂肪,刺激肠蠕动,缩短食物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减少脂质的吸收,降低人的血清胆固醇的浓度,故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大麦和蔬菜,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5%—10%,有的甚至可达25%。而且几乎都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很少,或者不降,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与此同时,由于质脂的减少,膳食纤维还可以预防肥胖,还可以预防便秘。我不主张便秘吃泻药,一便秘就吃泻药,泻药停了还便秘,那怎么行呢?你食物不要太细,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像香蕉、红薯、马铃薯等等。从防治疾病角度说我们主张吃标准粉、标准米,不主张吃精白粉和精白米。此外还要吃一些粗粮、杂粮,以及含纤维素量多的蔬菜和水果。

    “人与动脉同寿。”这也是一句名言,法国名医卡萨尼斯说的,意思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动脉在不断硬化、阻塞,最后重要的脏器(心、脑)梗塞坏死之日,也就到了人的寿终正寝之时,也有人形象的将心血管比喻为“生命的蜡烛”,意思就是说蜡烛燃尽之日,就是人生命终结之时,可见心脏的重要性。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和血管年龄,这两个年龄并不同步。人的年龄你今年多大就是多大,这叫日历上的年龄。生理年龄和日历年龄不能划等号,有的人虽然60岁了,但是是30岁的心脏,有的人30岁了,但是是60岁的心脏,那叫生理年龄。还有一个心理年龄,有的人六七十了,心理状态非常好,心理显得非常年轻;有的人虽然只有四五十岁,但是老态龙钟,这叫心理年龄。这个有好多种,如日历上的年龄、生理上的年龄、心理上的年龄。有的人生理年龄已达四五十岁,但是血管年龄只有三十岁左右;有的人生理年龄只有二三十岁,但是血管达到四五十岁。

    我们可以检测一下自己的血管年龄,第一,最近情绪压抑没有;第二,是不是过于较真;第三,是不是爱吃方便食品、电点心、饼干,爱吃甜食。第四,是不是爱吃肉;第五,是不是缺少体育锻炼;第六,每天吸烟的数乘以年龄超过400;第七,爬楼梯时胸痛;第八,血压高不高;第九,胆固醇和血糖高不高;第十,亲人有没有死于心脏病、脑血栓的?这十条符合越多,血管年龄越高;如果符合4—6项,血管年龄尚属正常;符合5——7项,比你的生理年龄达10岁;如果达到8—10项,比你生理年龄大20岁。

   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请记住这些数字,第一条,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说的,向全世界宣布的,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一共四句话。第一,合理营养;第二,适量运动;第三,戒烟限酒;第四,心理平衡。它全面的概括了维护健康所需要的四个方面,比如合理膳食,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如何吃的合理。怎么合理呢?营养学家说每天品种要多一点,不要太单一。比如说鸡蛋好不好啊?好,光吃鸡蛋行不行?牛奶好不好?好。但是光喝牛奶行不行?营养学家说每天食物的品种按原料算,不能少于20种,不是按菜谱上说的。比如说吃的馒头,吃的烧饼,吃一点烙馍,那都是一种小麦,不能算四种。这20种里面每一大类都要有,五谷杂粮都得有,动物性食物要有,吃一点肉、蛋、奶,有些不一定每天吃,可以调换调换,根据自己口味来定,爱吃猪肉吃猪肉,爱吃羊肉吃羊肉,你吃一点鱼,吃一点虾都可以。蔬菜、水果又是一大类,光蔬菜你一天吃三五种不是问题吧,吃两三种水果不是问题吧,加在一起不能少于20种。“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个不用多说了,以后可以再搞一个专场,专门讲运动也可以讲两个小时。“戒烟限酒”这个大家都知道,烟绝对要戒,酒要少喝,不是说不喝,要限量。“心理平衡”,这个也很重要。

    预防高血压、脑血管病还要三个“半”,这是另外一个专家说的——洪昭光教授(音),这个教授我没有见过面,但是他给我的书写过序言。你这个书咋让他写序言呢?这个是北京新世纪出版社编辑做的,他请洪昭光教授写序,但是序写的很好,但是没有见过面。他主张三个半分钟,早上起床之后躺半分钟,不要马上起来;坐起来之后在床上再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这叫三个半分钟。因为有这样的病例,突然起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有的突然起床发生脑出血,有的是高血压突然之间血压升高了,这就是让他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别小看半分钟,半分钟就可以适应。起来之后先躺半分钟,再坐半分钟,腿放在床沿上再来半分钟。还有三个半小时,早上运动半小时,中午午休半小时,晚饭后散步半小时,这叫三个半小时,这是告诫中老年人一个养生保健的一个方法。

    另外日常预防要有“五道防线”,防发病,防心血管事件(高血压危象、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防后果。任何一个疾病都有并发症,比如说高血压,如果是单纯的高血压,没有并发症,仅仅是高血压,放心吧,高血压不死人的。高血压的死亡都是因为并发症。哪些并发症呢?并发脑出血死亡了,并发尿毒症死亡了,高血压并发心脏病了,发生心力衰竭死亡了。如果没有并发症,不会死人的。糖尿病也是一样,糖尿病如果没有并发症,糖尿病是不会死人的,死亡都是并发症,并发肾功能衰竭,糖尿病也会并发脑梗塞。还有就是防后果、防复发、防心力衰竭。这就是五条防线。

    另外通过“五条途径”控制“六个高”,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血粘、高尿酸血症。像高尿酸血症,这个再一发展就是痛风,这个也被称为“文明病”或者“富贵病”,过去很少,经济困难时期,灾荒时期很少,现在营养条件改善了,吃的太好了,高尿酸血症就来了,所以叫“文明病”,或者“富贵病”。控制这“六个高”有五条途径,第一条高体重就是减肥。没有时间展开讲,你知道减肥就可以了,当然了,减肥有各种方法。血糖高的得降低血糖。血压高的得降低血压,高压控制在140,低压控制在90之下。血脂高的话降血脂,为什么不说调脂呢?要是低密度脂蛋白高的话得降,高密度脂蛋白低的话要升,高密度脂蛋白越高越好。再一个降低血压粘稠度。我们要通过这五条途径控制六个高。

    我们可以选择九种运动,快走、慢跑、游泳、汽车、爬楼、登山、跳舞、扭秧歌,打太极拳。这些都中老年人。我很推荐太极拳,太极拳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当然也适合年轻人。因为它的动作比较柔缓,这个叫绵里藏针,运动量并不小。不要认为太极拳运动量小,你要是严格的打,这个运动量非常大,这个不是剧烈的运动,叫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非常非常有利于健康。太极拳流派很多,有陈氏太极拳、雷氏太极拳等各种各样的太极拳,再一延伸,不仅有太极拳,还有太极剑。每天在广场当中,很多老年人在音乐伴奏下,这些老头老婆一招一式的运动。我对这些人很佩服,看起来是运动,实际是健身,就是延年益寿。运动不能被其他代替,营养可以代替运动吗?不能。运动可以代替很多药物,但是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你给我说哪一种药物可以代替运动,任何药物都不能代替运动,但是运动可以代替很多药物,有很多通过健身,身体强壮了就不吃药了。

    PPT)华佗,三国时代伟大的医学家,他有一句名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畅,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就是说你要运动,但是不要过分,不要极端。

    PPT)孙思邈,他也是一位医学家,这是隋唐时代的,这是长寿的医家,活了102岁。我们古代医家很多,从扁鹊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朝有几百位医家,谁最长寿呢?孙思邈,102岁。他被称为“药王”,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名言,“养性之道,常欲小劳”。这句话就是提倡劳动、运动,但是不要过分。

    颜元,他更晚了,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40多年的教育当中,非常注意学生的思想锻造,要求学生学习齐射、拳术等,能文能武。他的名言是“一身动则一身强”。这和欧洲的名家说的“生命在于运动”是一样的。

    苏轼也有一句名言,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诗人、书画家,苏东坡是养生学家,他很懂医学,他有一句名言,“日月以日行故明,水以日流故不竭,人之四肢以日动故无疾”。日月只有每天行动才会明,水只有运动起来才不会腐朽,才会清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很有哲理,诗也写的很美。“半亩方塘”是指半亩水塘;“一鉴开”,鉴是明月;“天光云影共徘徊”,多清多明啊,多干净啊,天空中飘荡着棉花朵一样的白云,这个云影倒影在水中,水中的白云也在移动,这个意境很优美。“问渠那得清如许”,这个水为什么清澈见底呢?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活水,不是一个死水。很多医学家、科学家,文学之外的人都认为这一句诗非常有哲理,符合科学道理,符合医学道理,就是人要流动,不能死水一潭。

     每天都要运动才能保证不疾,每天要坚持运动,所以说运动是保障健康的必要条件。就动物而言,同一种动物,都有野生和家养,其寿命就差距很大,野兔在野外可以生活15年,家兔寿命只有4到5年,差距很远。苏格兰牧羊狗在野外可以活27年,我们家里养的狗平均寿命13年,差一倍。野猪和家猪相比,野猪寿命比家养的高一倍。大象在野外可以活到200岁,关在动物园里面只能活80岁。为什么呢?因为缺乏运动,大象就在笼子里来回动走动,就那么一点范围,野象在大自然中范围大的多。

    美国瓦尔特博茨分析活动量与衰弱之间的关系,认为30岁是一生中活力的鼎盛时期,30岁以后每年以2%的速度丧失活力,一直到60岁,下降速度加快。30岁以后,每年以2%的速度丧失活力,到了65岁时候已经丧失了70%的活力。如果运动,保持经常的良好的健身活动,它的衰减速度会慢,不运动活力降低2%,运动降低0.5%,这样算下来,到65岁时候才衰减17.5%,所以衰老往往起源于衰弱。

    怎么运动呢?运动首先是锻炼心脏。我们锻炼身体就是锻炼心脏,当然也锻炼其他部位,但是首先是心脏,站第一位的是心脏。我们全身的血液大概有4000毫升,占体重的8%。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循环,大大小小的分支,供应脑子的,供应腹腔、胸腔、内脏的有很多血管,可以说千千万万条血管,但是出心脏的第一条血管是哪个呢?冠状动脉,出心脏第一个分支就是冠状动脉。心脏在运动时候加速加快跳动,这个血液里面含有大量氧气和营养物质,丰富的氧气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供应全身每一个细胞、每一个脏器,首先获益的是心脏本身,因为第一个分支机构是冠状动脉,所以说锻炼身体首先是锻炼心脏。它能够降低静息心率,使最大氧摄取量增加23%,运动时射血分数显著升高,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低密度蛋白。

    心率就是每分钟心跳次数,正常的心率就是每分钟60—100,你可以号自己的脉,你看着表1分钟可以跳多少次,正常是60到100,只要不低于60,不高于100就是正常的、健康的。那个更好呢?靠近60更好,靠近100稍差。这个中间都是正常,只要接近60%心动过缓,接近100心动过速了,哪个最好呢?接近60好,这个说明心脏储备能力大。真正的运动员尤其是大运动量的运动员,足球、篮球、长跑,像这类运动员,他的心率都慢,这在医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运动员心脏,运动员心脏低于每分钟60。我上课时候学生问,老师,不是说60到100正常吗?怎么低于60才好呢?对于运动员来说低于60更好。那不是心动过缓啊?是啊!这个分两项: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运动员的是一个健康的心脏啊,它可以低于60。有专家对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大运动量的运动员进行健康体验,有一组数字,统计这些运动员心率都低于60,最低、最强壮的、心脏最健康的是一分钟36次。我一听吓人啊,这个人的心脏太健康了。为什么呢?心脏储备能力大。就是安静时候,坐在那儿休息时候,非常安静,用不了那么多的血液,我的心搏能力很强,一分钟跳36次就够了,不用跳那么多。这个时候如果你运动,比如说马拉松赛跑,36增加到46、50、60、70、80,储备能力很大,他完全可以大运动量,非常好,多么健康的心脏啊!如果安静状态已经跳到90,90不是正常吗?60到100正常,90也正常,99也是正常,但是你在休息时候已经这样了,发令枪一响,你跑起来马上到100,到110、120时候马上就气喘吁吁了,那是一颗不健康的心脏,心脏的储备能力很差。我们讲医学,讲运动医学讲究心脏的储备能力,心跳慢了好。

    运动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的有主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等等,都是对人威胁最大的是两个,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导致脑梗死,排在第三位的是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导致顽固性的高血压。

    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的清道夫。

    这是有氧运动的三、五、七,“三”是每天要至少锻炼30分钟以上,30分钟以下不行。我建议可以锻炼一个小时,临界是30分钟,只有30分钟以上才能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如果时间过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五”就是一周最少锻炼五天,为什么不提七天呢?因为提七天不现实,刮风下雨锻炼不成了,家庭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你加班锻炼不成啊,但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于五天。“三”是每天不能少于30分钟,“五”是每周不能少于五天。“七”是看心率,心率达到多少最好呢?170减去年龄。比如说你今年年纪大了,已经70岁了,你心跳达到100次;你是一个年轻人,才40岁,170减去40,你的心跳要达到130,越年轻你的心跳要越快,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三、五、七原则。

    运动会降血脂。一般轻度的血脂,胆固醇升的不太高,你运动一个月再查一下血脂,发现血脂会降低,如果血脂还高的狠的话,需要用药物。今天咱们不说药物,药物太多了,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的等等。

    运动为什么降血脂,咱们说说它的原理,著名的“两拳”都发生在河南省,太极拳起源在河南省温县的陈家沟;少林拳,起源于少林寺。

    (PPT)太极拳,这是女性,英姿飒爽。一招一式非常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

    (PPT)简单说一下膳食,膳食应该平衡。刚才简单说了一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PPT),这是一批营养学家规定的,已经得到卫生部的认可,每天的事物都要有。塔的最底层是五谷杂粮,用量应该多一些,越是多塔顶用量要少一些。塔顶是什么呢?是油。第一层是五谷杂粮;第二层是蔬菜、水果;第三层是动物性食物,肉、鸡鸭鱼;再高一层就是豆和豆制品,豆腐、豆酱;最高一层是油,油应该少吃,不要太大,盐也不要太多。

   简单说一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这个谷类包括面粉、大米、高粱、玉米、小米、豆类,这个豆类指杂豆。这个豆分两大类,一个是大豆,除了大豆之外的都叫杂豆。大豆就是咱们河南说的黄豆,也包括黑豆,黑豆是黑大豆,也包括毛豆,毛豆是没有成熟的大豆。其他的叫杂豆,豇豆啊,蚕豆啊等等,这些都叫杂豆。当然了,不是每天都吃,今天吃一些绿豆,明天吃一点玉米,后天吃一点小米都完全可以。第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第三,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这个指大豆,豆浆、豆腐皮等等。第四,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猪油。第五,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第六,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每天食盐不要超过6克。第七,饮酒要限量。第八: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奶是要喝的,喝奶的目的是补钙,同时奶中的钙比较容易吸收。无论男女老少每天至少一袋奶,或者一杯奶,有条件的话多喝一点也行。如果不想喝奶,或者对奶不耐受,一喝奶就腹泻,可以喝酸奶,或者吃奶制品。

     吃适量的鱼、禽、肉、蛋,少吃肥肉。有这样一句话高知朋友们,“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四条腿的猪肉、牛肉、羊肉、马肉、骆驼肉,吃这些不如吃鸡肉、鸭肉;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蘑菇;吃一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鱼。我推荐大家吃鱼肉,第一,鱼肉含的蛋白是优质蛋白,这个肉比较细嫩;第二,比较容易消化吸收;第三,含胆固醇又不高。这几个优点集于一身,很难得啊!当然了,鱼种类也很多,说的细一点有海水鱼、淡水鱼,海水鱼有海水鱼的优点,淡水鱼有淡水鱼的优点。吃鱼可使能使头脑聪明,各位家里有小孩的话多吃一点鱼,因为里面含DHA,即二十二碳六烯酸。鱼的脂肪不容易导致动脉硬化,这比猪肉好的太多了,鱼肉的吸收率也高,它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酸。

    PPT)一日三餐分配合理,早餐占30%,午餐40%,晚餐30%。

    PPT)尽量清淡少盐生活。

    均衡膳食是合理膳食的唯一手段,这没有更多的窍门,也没有什么诀窍,每天什么都吃就可以了,不要太单纯,吃的种类多一些。

    今天就到这儿,祝你们健康长寿!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讲座就结束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过来问一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