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精选

食品安全与百姓生活


发布:2011-12-07   作者:   查看: 13817

 

  食品安全与百姓生活

主讲人:张华

  间:20111127

  点:河南省图书馆研议厅

    主持人:首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河南省图书馆的“豫图讲坛”,今天我们讲坛的老师是来自郑州轻工业学院张华老师。张老师200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获食品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功能食品和方便食品。曾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一项,郑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参与完成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一项,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三项。今天张老师为我们大家讲解的是“食品安全与百姓生活”,在这场讲座中,张老师将根据百姓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我们大家介绍食品安全的含义,国内外目前食品安全的状况,以及生活中食品安全和存在的风险,还为我们讲解如何控制食品安全问题,希望我们大家能从这场讲座中来学习到什么样的食品才能吃的安全,吃出健康。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张老师。

    张华:大家早上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学术界关于食品安全的一些认识,希望我们今天的讲座能够为你的生活带来一点的方便。当然,讲的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谢谢!

    刚才主持人也说了,主要从几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我们食品安全问题的概念。另外一个是近几年我们食品安全出现的重大事故,讲一下重大事故的原因。然后会提到一些我们食品安全,日常生活食品安全的几个方面,还要介绍一下国外的食品安全的案例,包括控制的一些措施。最后讲一下我们学术界对这个食品安全的总结和建议。

    时间大概就是一个半小时。

    我先说一下食品安全,我们讲食品安全时候概念很广泛,食品本身对我们消费者来讲,如果说食品被污染了之后对人体有影响,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理解。实际上食品安全概念更广泛,我们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是从食品的充足供应,这是食品安全重大的问题。上了年纪的老同志都知道,一个国家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粮食的供应,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粮食供应不足,导致饥饿,包括贫穷等原因,这个概念是很广泛,是从原料供应,食品供应来说的。这个工作由政府部门,包括农林牧业,还有社会服务部门来提供,但是我们现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安全概念我们又延伸了。延伸了什么呢?延伸到了营养。我们现在社会上的食品,不含可能引起疾病的,或无毒无害,必须提供我们所需的一些营养物质。这涉及到几个方面,一个是政府部门的保证,一个是我们农林牧业,还有卫生法制的监督,还有我们消费者共同参与进来。当涉及到消费者时候我们消费者不是很清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什么营养呢,为什么要参与这个活动里面来呢?现在的营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营养过剩,一个是营养不良。我们平时合理的膳食要满足我们人体需要的这些营养,如果说你的膳食不合理,营养过剩了,或者营养不良了,或者偏食了,或者缺少某种元素了,营养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从这个概念来理解。

    另外介绍一下关于生产与食品卫生,国内外的一些定义。1984年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给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下了一个定义,食品安全和卫生作为一个同义词来理解,就是在生产、加工、贮藏、制作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安全可靠,另外有益于身体健康,并适合人们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这是1982年我们把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作为一个同义词来理解。1996年时候我们世界卫生组织在《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计划指南》里面把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了,食品卫生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使用性在食物链阶段采取的一些手段和措施。这是指过程控制。食品安全呢?我们现在理解的是为了对食品按原来的用途进行制作,或者在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损害的一种担保或者保证。我们后面的概念比前年更广泛一点,现在我们看食品安全的话,是从这个意义上进行理解。

    第二大块就是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近年来我们国内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所谓重大是经过我们新闻媒体和电视台报告过的,当然了,很多没有报道过的也很重大,但是我们没有了解到。我们国内的安全事件非常多,从我们记忆当中来说的话是每年都在增加。从2001年总结到今年,7月份的话将近有17起,当然9月份又出现了,我们后面还要提到。我们今年6月份时候在北京朝阳区有人举报在市场买到甜蜜粽是在黑工厂加工的。我们记者去暗访了,暗访之后发现甜蜜粽制作的环境非常恶劣,原料,就是粽叶和粽子很随意堆放在地上,苍蝇满地飞。而且他们使用甜蜜素,我们做粽子时候应该用蔗糖,但是他们用人工合成添加剂时候亮一些,这个是用甜蜜素来做的,我们消费者感觉很甜。他们这个还不算作坊,是黑作坊,是非法加工。

    这里面还提到一个返青粽叶的问题,我们前几年在郑州出现过,国家明令禁止,我们买到的粽子认为粽叶有问题,正常的是这种颜色(PPT),但是这个颜色怎么来做的?我们看到一个化学制剂,用硫酸铜来浸泡,煮完之后用硫酸铜浸泡的没有褪色,但是普通粽叶煮完之后颜色就是青的。大家知道铜是一种重金属离子,对我们身体伤害非常大,这个国家也有规定,不允许使用返青粽叶。

    这是今年6月份关于血燕的问题,还有染色馒头,染色粉条的问题。这个血燕通过亚硝酸盐来制作的,在广州、杭州、南京、北京都发现了,价格非常高。我们消费者去食用它,本来是为了获得很好的营养成分的,但是却摄入了每公斤几千毫克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性的物质,如果食用量多的话会导致中毒。这是一些商家追逐利益做的,我们看到白燕是便宜的,但是染色之后就变成我们常见的血燕了。

    在我们陕西省的周至县猕猴桃事件,果农为了增产大量使用膨大剂,但是使用不合理。包括我们西瓜膨大剂,由于使用不合理导致西瓜崩裂。陕西的猕猴桃事件经过新闻媒体报道之后这个果农都受影响。

   

    另外一个是塑化剂,这个是由台湾先发现,然后波及到大陆。这个使用很广泛,原来是在饮料里面用,后来我们在方便面里面也发现了塑化剂。塑化剂行业里面正常用的话是乳化剂,或者是增稠剂,但是我们现在检测到这种塑化剂是一种非法的化学制剂,在食品里面不能用。原来检测出来一种,现在我们又发现两种,毒性更高。

    西瓜膨大剂事件发生在我们江苏丹阳,使用之后导致西瓜炸了。事后农业部门专家也说了,膨大剂量是我们农业生产上可以使用的,而且是法律规定的。但是,我们果农在使用时候剂量没有控制住,另外使用的时间没有用对。如果说剂量控制住,时间控制好的话,应该说用膨大剂对不会带来太大的危害。在水果采摘之前一段时间,为了快速增大而使用它导致水果崩裂。提前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这个时候膨大剂已经代谢完了,这个对人体危害不是太大。膨大剂是我们农业部门批准的,可以用。

    另外4月份在广州发现用死猪肉腌腊肉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是局部的,现场发现敌百虫,这是剧毒物质。这是一种非法加工的东西加入到我们超市去,这样的话我们消费者就有可能买到。像广州的腊肉,广州的香肠在市场上非常多,大家在买的时候也搞不清楚。这是非法的商贩作出的违法事情。

    另外还有今年4月份在蒙牛纯牛奶中毒的事件,这个是在榆林市,200多人喝了这个奶,本来国家在偏远地区提供免费的纯牛奶,每天一杯纯牛奶,但是有关加工环境的问题,在山西的一个分厂加工过程中导致微生物超标。这是加工工艺上没有控制住,导致孩子喝了之后导致腹泻、呕吐。

    另外广东还发现用墨汁染的红薯粉条,这个我们说是造假,不但没有用红薯淀粉,用的玉米淀粉加墨汁、柠檬黄等制作而成的,主要是非法商贩为了降低成本,如果用真的红薯粉做的话5000多一吨,用这个东西做的话3000多。

    我们4月份还在沈阳市发现毒豆芽,这个不是工艺的问题,我们郑州市场应该也会有,但是沈阳这边报道有三分之一都是这种豆芽,加色素,加了一些兽药,让大豆快速发芽长大。

    今年4月份湖北省发现的用硫黄熏生姜,硫黄熏生菌,这个在行业内是非常普遍的。这个在国家法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图片上看到(PPT),熏完之后的颜色消费者看起来更喜欢。硫黄在食品里面允许用,但是对残留量有要求,但是熏生姜是不允许的。而且这个硫黄来路不明,有可能纯度不纯,可能带有其他的杂质。

    同时报道的还有粪坑地沟油,我们说地沟油危害很多,餐饮行业里面有地沟油。地沟油是一个统称,但是这个性质更加恶劣,是粪坑里面来的地沟油。对地沟油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地沟油回收在我们能源资源上来说是好事情,但是不能用在食品上,可以制作生物柴油,我们国家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就要求做这些事情。地沟油利用起来是好事情,但是不要再流通到我们的饮食行业,或者食品行业。

    另外就是今年4月份关于在江阴发现水银刀鱼,就是在刀鱼的体内灌入水银,消费者杀鱼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鱼剖开之后就可以看到,因为水银不溶于水。为什么要注入水银呢?为了让这个鱼颜色更好看一点,因为死鱼颜色已经发生变化。水银这种东西危害非常大,人体无法自然消除掉。

    这是4月份在上海的盛禄食品有限公司,相当于我们郑州的一些早餐工程,就像平常的早点批发卖之后,它还在超市里面卖,他们生产的高庄馒头、玉米馒头、黑米馒头事后证明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染色问题,馒头染色在添加剂这一块是允许的,但是他是超范围使用,使用了柠檬黄,具体的危害还不清楚。另外就是把卖不完的馒头回收,当天卖不完之后回收,然后再打碎重新做到其他馒头里面去。馒头卖不掉,商家不可能轻易把它扔掉,回去经过水泡之后和新的面粉和在一起,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如果说回收的东西不是腐败变质的话,一般来说不会带来太大的危害。

    今年3月份发生在南阳的毒韭菜问题,4个家庭10口人全部中毒住院。我们现在从市场买到的蔬菜是我们经过检测过的,可以买的。韭菜之所以出现问题跟它的种植方式有问题,菜农在韭菜的根儿处灌农药。如果根儿坏了的话,影响产量,所以就在根儿上灌农药。但是农药残留量大的话,我们消费者食用之后会出现中毒现象。

    另外就是染色黄花鱼,我们有一个概念就是黄花鱼,鱼肚子是黄色的,鱼贩子就是柠檬黄把鱼肚子染成黄色的。柠檬黄属于食品添加剂,正常使用是无害的,但是用在鱼身上是属于超范围使用。如果剂量再控制不好的话,容易对人造成伤害。这个事儿也不是偶尔发生的,也是一个行业的秘密,需要我们的执法机关长期的予以监管。

    再有就是今年3月份的双汇瘦肉精,这个咱们报道非常大,这个事儿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出了这个事儿之后消费者说,双汇出了问题,我们吃雨润的,但是雨润也有,因为这是行业问题,不可能双汇出问题,雨润没有出问题,这就导致消费者受到很大伤害。

    讲到瘦肉精的话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瘦肉精是一种动物用药,有很多种,统称叫瘦肉精。目前为止瘦肉精种类有15种,我们国家用的比较多是两种,一个是莱克多巴胺,一个是克伦特罗。我们严格禁止,15种全禁,这个各个国家是不一样的,像美国有34种可以用,盐酸克仑特罗这项技术也是学自于国外,后来还会提到这个事情。很多瘦肉精不能食用,食用之后会造成伤害。现在又爆发这些事情,是违规在用,国家早就不让用了。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前几年的事情,反式脂肪酸,这个消费者不是太理解。去年11月份我们卫生部开始对其进行风险监控,在这项基础上进行修订相关的标准,这个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反式脂肪酸我们要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平常的食用油里面,自然界里面都不含这种东西,都是顺式的,我们人体可以分解掉、代谢掉。反式脂肪酸产生是因为我们液体食用油运输不方便,我们使用化工技术把液体油变成固体的油。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会产生30%37%的反式脂肪酸,本来是顺式的,现在变成反式的,之前我们没有认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从2005年开始,欧盟开始控制反式脂肪酸,比如控制在多大范围之内,但是我们国内现在才开始评估。像我们吃的麦当劳、肯德基的薯片,因为用氢化油炸东西的话有一个好处,产品油光光的,但是不容易沾到包装袋上,所以很多油炸企业用氢化油来做,麦当劳、肯德基是用的最多的。国外会控制油炸的食用油的温度,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才开始评估,之后我们提出限量标准,产品最终不能超过多少,但是要完全废除也是不现实的。

    另外2010年的金浩茶油事件,这是我们国家的最大的茶油企业,它里面9批次产品查出苯并芘超标。我们日常也会碰到,消费者喜欢吃烧烤食品,木炭烘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苯并芘,建议大家不要经常去吃。这件事儿消费者没有看到,认为我们茶油营养非常好,是食用油里面最好的,但是因为加工工艺问题产生副作用。这个事儿我们报纸上没有报道,我们当地质监局解释说这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没有在报纸上公布。

    另外,去年四五月份发生的奶粉里面含激素,我们叫激素门,但是事后发现媒体不专业,报道不客观,不真实。媒体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没有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接到消费者投诉之后就去采访,他们没有听圣元公司的解释,直接捅到报纸上去了。事后证明,奶粉里面的激素不是人工添加,是奶牛分泌自然带来的,奶粉里面、牛奶里面都有。检查结果出现,里面激素也符合我们自然界存在的含量范围之内,也没有超标,属于虚惊一场。有人说我们站在圣元公司立场上,其实不是这样的,其实我们鲜奶里面也有激素。

    另外就是一滴香,这个可能后来发现我们郑州市场使用量比较大,但是事后证明这个一滴香也是国家批准的,也是允许用的,只不过说滥用了。我们的使用者,比如说火锅企业使用量很大,量增大之后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健康。我们要知道一滴香是合法的,是食用香精的一种,不过它是复合的,不是单独的一个化工产品,是至少三种原料兑在一起,这三种原料都是食品添加剂,可以用。

    另外就是三聚氰氨超标,2010年在青海又检测到三聚氰氨,监管三聚氰氨处理了很多人,甚至枪毙了一些人,但是因为利益非常大,还有一些人在用,后来认为原料还是河北事件之后没有处理掉的又拿出来了。

    另外是关于餐盒的问题,2010年北京市场,在北京比较著名的餐饮企业里面,就是老边饺子和东来顺涮羊肉用的餐盒两项指标都不合格。国外来的友人,包括外国的游客都喜欢到我们有特色的饭店吃饭,但是餐盒不合格是普遍现象。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他们对中国研究后发现,中国每年消耗150个亿,粗略估计有75亿不合格。150亿的话,平均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用几个,但是餐盒基本上都存在不合格的问题。

    另外前两天河南台报道餐巾纸问题,餐巾纸比餐盒的危害还要大,尤其是那些小餐馆用的餐巾纸,在用的时候会掉末,建议大家在小餐馆时候自带餐巾纸。他们提供的餐巾纸都带有荧光粉,我们吃饭之后擦嘴,带来的危害很大。

    另外是关于鱼翅的问题,事后认为这也是一个新的产品,这是人造鱼翅,采用鱼胶和明胶来做的。鱼胶和明胶在食品里面是可以用的,可以吃的,对身体没有危害。我们现在生活需求不一样,有钱人吃真鱼翅,我们目前也想吃鱼翅,那就吃人造鱼翅,它本身没有危害。

    还有去年8月份毒豆问题,报道很多人中毒,在我们河南、北京、广州都有销售,打农药太多了。当然了,菜农也不是故意的,虫害太厉害了,不打药的话他们可能就没有收获。

    2009年是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在海口市发现里面含有砒霜,包括前面说的雪碧里面,事后证明这是人为的破坏,或者是运输过程中,或者加工过程中人工的加入一些东西,因为他们对社会不满,对企业不满,所以人为的加进去的。包括我们出口到日本的水饺导致消费者中毒,后来破案发现是员工对企业不满意加进去的。

    还有王老吉的问题,2009年有消费者起诉王老吉,说它里面含有一种原料是夏枯草,夏枯草不在我们卫生部颁布的食用的87种重要名单里面。王老吉在用,事后王老吉补了一个文件,因为它是传统产品,百年老店,后来允许他们用,这是一个特例。夏枯草长期食用对我们的肾脏会造成危害,当然了,王老吉配方里面的含量、使用量非常少,我们也不是每天都在大量的喝,所以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王老吉已经到卫生部备了案,在之前是没有备案的,卫生局没有批准就是违法,事后通过沟通重新备案。

    像三聚氰氨也是,像枪毙的枪毙了,该判刑的判刑了,据说有将近30万婴幼儿吃了奶粉之后造成结石,危害非常大。

    还有四川广元的柑橘,那儿是一个很大的柑橘种植地,像我们的汇源果汁都在那里建有基地,后来发现那里柑橘生蛆。这和当地气侯环境是有关系的,或者其他的疾病导致的。

    另外就是人造红枣,就是用酱油加甜蜜素泡的。如果说糖精量比较大的话,危害非常大。糖精是允许用的,但是有量的限制。

   

    还有2007年关于金色葡萄球菌,今年9月份、10月份北京检查出“思念”金色葡萄球菌超标,后来发现“三全”的水饺金色葡萄球菌超标,后来发现上海的“龙凤”金色葡萄球菌超标。三天前卫生部刚刚颁布了新的速冻米面食品卫生指标,金色葡萄球菌从不得检出到可以检出。这个条例从201211号开始执行,国标在修改从4年前就开始了,在广西发生“思念”金色葡萄球之后,我们河南的一些大企业和其他企业联合讨论考虑修改国标的问题。有人说,国家是不是降低了产品质量?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说饺子里面的金色葡萄球菌是来自肉类,我们看到检测出来金色葡萄球菌的全部都是含肉的,素的没有。我们的肉是买双汇的,买众品的,肉里面就有金色葡萄球菌,在冷鲜肉标准里面没有规定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在市场买的肉是合格的,但是拿来包饺子就变成不合格的了,这个问题是因为标准有问题。比如说我们夏天买冷鲜肉,你拿回家吃的话,检查出金色葡萄球菌的概率非常高。你拿这个肉做水饺,肉是合格的,水饺是不合格的,这就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们修改国标也是和国际接轨。以后很难出现说水饺里面检出金色葡萄球菌了,不合格,标准修改之后会界定一个值,不超过多少,目前是100150个,超过150个就是有问题。50100个是没有问题的,国外也是这么要求的,这个标准是和国际接轨,不是降低标准。消费者认为原来不能检出,现在为什么要检出?因为标准不改的话,随时随地抽查都是不合格的,这个产业就没有了。或者说我们出台一个法,要求肉也不能检出金色葡萄球菌,但是这个行业也做不到。因为金色葡萄球菌分布非常广泛,不管是空气中,还有我们感冒时候鼻腔里面,还有手上都有金色葡萄球菌,而且猪在金色葡萄球菌来源中更多。像猪受伤了,或者人分割肉时候感冒了,或者做手术了哪儿有伤口了,这都有细菌。人感冒了可以戴口罩,操作中带手套,但是在生活过程中,生猪受伤了很严重。我们知道很多散户屠宰时候是很野蛮的,这个猪很容易受伤,受伤之后这个伤口感染了,这个时候就有金色葡萄球菌,所以我们在肉里面不得检出金色葡萄球菌,这个是不现实的,也做不到。我们今年出了这个事儿,本来这个标准9月份要公布的,但是卫生部缓了缓,后来想一想,早公布比晚公布好,所以在礼拜五公布了,20121月份开始执行。有的消费者说,我不吃速冻的,但是你回家买肉自己包饺子,这个也是一样,也会有金色葡萄球菌。

    另外2006年的福寿螺,福寿螺含管圆线虫病,导致很多消费者致病。我们知道福寿螺在郑州也有,在加工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好的话同样出问题。

    2005年就是甲醛事件,这个是有争议的。啤酒里面添加甲醛,我们媒体报道之后认为啤酒里面可以加甲醛,这个里面可以加甲醛。实际上很多大企业的产品当中甲醛不是加进去的,而是在发酵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我们企业在制作过程中会尽量的降低它,但是要完全去除它很难,会增加企业成本。

    还有苏丹红问题,在新奥尔良鸡翅、鸡腿煲里面检测出,这是在肯德基那儿。苏丹红用在辣椒酱里面非常多,事后发现这是非法的,不是食品添加剂,像塑化剂一样不是食品添加剂。现在已经不允许用了,但是还有一些小企业偷偷摸摸在用。

    还有今年5月份在国外的毒黄瓜,这个影响非常大,对我们中国这块也是一个反思。事后证明是证明了感染了出血性大肠杆菌,死了很多人。原来发现黄瓜,后来相继检测出土豆和西红柿。在国外有,我们应该也有,只不过说我们很多吃的方式把它消除不掉,西红柿我们生吃的很少,我们更愿意和鸡蛋一起炒,没有集中爆发。另外,我们国家很多流行病统计上不是太完善。后来德国发现他们自己做的豆芽也有问题,也有出血性大肠杆菌,他们发布通知不能生吃豆芽,因为国外吃沙拉,都是生的。这个在整个欧共体影响非常大。

    这是法国的宝怡乐奶粉,这是一家跨国公司,它生产了一家防吐助消化奶粉,本来是防吐,结果小孩吃了吐的更厉害。

    还有日本的三笠食品公司把发霉的工业用米做成食品卖给酒厂、学校,现在这个公司关门了。涉及到部级干部、省级干部,像农水省次官辞职了,这个相当于我们的副部长。这个像我们国家前一段报道中的陈化粮,陈化粮是霉变了,或者被污染了,也不能作为饲料,只能是工业用途。

    2008年在加拿大发生李斯特病,在食物里面发现李斯特菌,后来经过追溯发现来自于加拿大一个枫叶食品公司生产的熟食。

    还有就是疯牛病,这个主要发生在欧洲和美国,这个病的发病原因还没有确认,但是在1996年发现这个病还可以传给人,严重的话会导致脑萎缩、死亡。近些年,每隔十几年就会爆发一次,这个病有周期性,很难清除掉。

另外是上世纪,有的消费者以前注意到这个事情,这个在国外发现的,我们国家也会有,这就是二恶英,这是化工企业带来的一个副产品,化工企业都会产生二恶英。这个事情在比利时出现的,发现鸡不下蛋,后来发现含有过量的致癌物质二恶英,这个是工业化造成的,这个没有办法清除掉。在欧盟,比利时是最大的养殖国家,整个欧盟的禽蛋都来自比利时,这个使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

    这个是关于麦当劳反式脂肪酸增加,2006年麦当劳的薯片里面含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这样一个事件,增加了三分之一,美国政府处罚非常厉害,我们国家标准正在制订。

    另外是奶瓶遭遇双酚A,我们消费者习惯把它放在开水里面煮,但是现在发现双酚A加了之后提高了硬度,如果连续煮时间再长的话,双酚A就出来了,跑到奶粉当中去了,喝了之后会产生致癌性。现在正在研究它,增加让它稳定性更强一点。我们消费者需要注意,不要煮的时间太长,连续放在开水锅里煮的话会出问题。

    第三、我们讲讲保证食品安全问题的意义。

    今天的主题是百姓生活,涉及人太多,人面也很广,每个人都会涉及到。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法》第一条就是很明确,就是保证食品安全,保证公民健康,保证生命安全。第一条是这么要求的,我们会碰到很多违法的行为。当然了,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社会稳定。社会不安全的话,这个比贫富差距带来的危害还要大,我们吃的不安全了,可能社会治安考虑的更少了。食品安全是稳固社会稳定,非常非常重要的。

      应该说现在每年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越来越多了,我们有的同志在网上看到过这个(PPT),非常精辟的:早晨起床,掀开黑心棉作的被子,用致癌牙膏刷完牙,喝一杯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两根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杯陈化粮煮的毒米饭;晚上蒸一盘病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 一天把这个事儿做完,这个人晚上就死掉了。这个也很形象,影响也比较大。这不是夸张,我们确实现在存在这个问题,而且事件非常多,涉及到我们方方面面,吃穿都会涉及到。

    当然了,社会不稳定,谁威胁的,这儿有一张图(PPT),在杭州时候报道水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大罐车翻了,消费者一哄而上把我们消费者的纯净水抢光了,今年核辐射大家抢食盐。一涉及到吃的问题,很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

    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食品行业,包括农产品的贸易和旅游发展。我们出了很多事件之后,欧盟禁止从我们国家进口鸡肉、兔肉、蜂蜜、包括冷冻虾、大虾以及动物饲料,因为抗生素超标了;另外蜂蜜里面的氯霉素超标;像瑞士禁止进口我们的家禽。

    日本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日本农产品大部分来自我们国家,日本人吃的,也都来自我们国家,不管肉也好,蔬菜也好,什么都来自中国。日本原来进口我们国家蔬菜、肉方面限量是不一样的,农药代谢期不一样,限量标准不一样,这是日本原来的规定。原来的规定,包括重金属都是一样的,比如说某一种蔬菜某个产地的,某一种金属在中国这个值在什么范围,用那个值来做。从2007年改掉了,在日本叫一律标准,不管用什么农药、兽药,最后残留量一个标准。这意味着什么?原来不同标准兽药用进去代谢周期不一样,有的几天没有了,到日本检查没有了,有的范围可能高一点,但在日本可以接受,现在标准叫一律标准,不管哪种兽药、农药,到我这儿来了,标准只有一个,不管能不能消解掉,标准只有一个。这样就导致我们很多产品就不合格了,到岸之后直接被销毁了。

    还有就是提高国民身心健康水平。如果食品不安全,我们当天吃了当天就要住进亿元了,如果是慢性的,危害性更大,可能要影响到后代,这个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关系到子孙问题,所以一定要控制好。

    另外提高国家国际形象。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时候,有人看了报道,说北京空气非常好,北京把一些小商贩,一些做小食品的,包括狗肉,在北京是不允许卖的,因为国外不吃狗肉。我们工作做的非常到位,但是从发达国家的代表团过来,80%自备食物,自带饮用水,这个会影响我们国际形象。不吃我们东西,不喝我们的水,空气我们改善的非常好了,但是人家还是不满意。去年有报道,美国大使馆屋顶上有一个空气质量监测仪,北京市报道是合格的,美国大使馆说不合格,超标11倍。美国在大使馆上面自己装了一台设备来检测,我们政府公布是合格的,他们说超标11倍。这个极大的影响了我们国家国际形象,我们老百姓自尊心受到影响,奥运会时候食品供应商要求非常非常严格,但是还有很多国家来到之后不吃我们东西,不喝我们的水。

    第四块,关于食品危害可能发生的来源,我们简要的说一下,有哪几个方面可能造成食品安全,我们归纳一下现代食品主要有六个大问题。一个是关于营养失控问题,一个是我们过多,或者过少,过多肥胖,过少的话营养不良。像很多人愿意减肥,减肥时候导致营养不良,更多时候是营养过剩,这也是一个安全问题,导致我们身体失调。还有微生物致病;还有自然的毒素,我后面会提到,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水带来的;人为的加入有害的东西;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在发现。这是可能发生的来源,我们下面具体说一下。

    食品污染可分为三个方面: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生物污染主要是微生物、毒素,另外就是病毒,还有寄生虫。另外还涉及到一个昆虫。在河南郑州这一块,现在发现了很多蟑螂携带病毒非常多,如果处理不好,屋里面有蟑螂爬过之后,食物没有加热之后会带来很多病毒。化学污染的话,最重要的是化肥、农药,包括有害金属,包括工业带来的二恶性。在加工过程中,像苯并芘,像肉加工过程中要加亚硝酸盐,这个是允许的,但是要注意用量。滥用食品添加剂、非食品添加剂,还有动植物生长剂。还有放射性的,有些人不是太了解,食品可以吸收外面的放射线,这个研究目前不是太清楚。只要是电器,手机、微波炉等都会带来一点辐射,包括电脑,都会带来相当多的辐射。铯的半衰期有100多年才能完全分解掉。现在行业用的更多是钴60对食品进行加工,这也是允许的。我们以前报告过,方便面调料包就是用钴60照一下,这样可以杀菌。但是我们用的更多的,技术更成熟的是大蒜保鲜,如果大蒜不用钴60照的话容易发芽,照射后把这个芽给破坏掉了,这也是国家允许的,剂量是有规定的,在这个剂量之内是安全的。在郑州,在外地都有这种人为的机构来做这个辐照。

    生物性污染,以前涉及到有下面的十大类细菌,经常见到的沙门氏多一点。像细菌肉毒梭菌,这是肉罐头加工的主要一个指标菌。虽然高温做完之后不太好吃,但是不用那么高的温度控制不住肉毒梭菌,罐头要120度,30分钟来杀菌。像我们买的道口烧鸡,一撕开全部烂掉了,口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是如果污染了这种肉毒梭菌,对我们身体有害,因为它产生的细菌是致命的。

    这是一些图片(PPT),这个都在显微镜下放大了上千倍,上万倍来看的。

    另外涉及到日常中涉及到一个黄曲霉菌,还有甘蔗的节菱孢霉菌。1960年英国发生了10万火鸡死亡事件,研究发现火鸡是食用了霉变的花生粉。黄曲霉菌我们吃了之后只有腹泻、呕吐,如果产生了黄曲酶毒素,那就致病了。目前我们发现的在全世界发现的黄曲霉菌是致癌最强的物质。黄曲酶毒素主要污染在哪里呢?主要是谷物食品,粮食,花生,发霉之后就会产生黄曲霉菌,发霉的食品尽量不要使用。

    另外,玉米污染了黄曲霉菌,这个致癌性非常强,玉米上长出东西,证明它已经污染了。前几年有一个报道,认为我们河南林州的地方病跟当地人使用发霉的玉米,他们的生活习惯是吃玉米多一点,当地气侯导致它很容易发霉,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研究报告,更多的是黄曲霉菌毒素导致当地地方病爆发。

    另外是霉变甘蔗,这个经常发生,霉变甘蔗肯定不能吃,研究透了,这里面是一个节菱孢霉,它是一种神经毒素,重者死亡,轻者处于脑瘫,走不成路,不能说话,舌头硬。这个很容易发现,我们经常闻到酒糟的味道,从颜色上也可以看到,尽量不要吃。媒体、报纸上也经常会报道这些事情,给大家介绍这种生活常识。

    另外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毒,更多的是肝炎病毒。我们国家是全世界肝炎病毒携带最多的国家,阳性有3000多万,携带者3个亿,就是30%的人携带肝炎病毒,只是没有爆发而已。这个是经常见到的,传播渠道大家也知道,我们国家很严重是跟饮食习惯有关,我们吃饭时候大家在一个盆里面夹菜。我们2003SARS时候我们分餐,但是没有坚持多长时间,因为中国的文化习惯问题。这是传播肝炎病毒很重要的一个途径。

    另外一个是寄生虫,原虫、吸虫、绦虫,在上面发现白色的点,我们老百姓叫它米粉猪。三四个月前也公开报道过,是关于云南过桥米线使用方法的问题。他们把高汤烧开之后把肉放进去,按照要求的话,把肉先放进去,在里面烫几分钟,但是我们知道消费者在食用时候,不可能这么操作,很多人先把肉放进去,各种吃法都有,一个肉放进去之后这个汤温度很低,条虫就杀不死。了,因为云南过桥米线是一个很大的产业,也是一个有名的产品,云南也发了通告,说没有问题,但是事实证明云南省是感染条虫病最多的。事实证明,云南省条虫感染率非常高,跟这个有没有直接关系,这个需要思考验证。从高汤放肉来杀菌,这个杀不死的,这个不像火锅,火锅还得煮,这个不煮,直接往里面加东西。

    食品害虫危害也很大,这些都会影响我到我们的原料(PPT)。

    食品中的化学性危害来源很多,环境污染是最大的一部分,另外大气、水污染,另外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超标、亚硝酸盐残留,包装材料,这个不具体讲。告诉大家一个生活常识,如果说我们用的商超买东西的袋子,那不是食品袋,那基本上不要用,尽量不要装高温的东西,装高温东西的话,一些化学残留就进了食品当中去。特别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买早餐时候,买的热油条,小摊贩上都不是合格的包装袋,把油条放进去的话化学残留物都会进到我们食品当中来。

    另外是重金属残留,我们说农药非常多,不管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还是其他都要用到,种类非常多,平时可能没有注意,都是你知道类非常多,有毒剧毒的也很多,我们尽量开发农药是生物农药,可以降解,打上去之后用不了多久就降解了,降解不了尽量不要用。

    我们说农药带来的危害有三大方面: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特殊毒性。急性毒性是职业性中毒,自杀或者他杀以及误食、误服农药,或者说喷洒了高度农药不久的蔬菜,重者死亡。慢性毒素的话,如果韭菜里面有残留,吃了之后在你体内积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导致慢性中毒。还有特殊的毒性,像致畸,导致突变,这个主要指我们的后代。这种毒性可能在你身上体现不是太严重,但是如果年轻人是女人的话,到将来生孩子导致小孩突变,产生基因变异。像兽药用的特别多,(PPT)这上面都是允许用的,都是量的问题,使用方式要合理使用。

    我这儿有一个特例,就是盐酸克伦特罗,就是瘦肉精。这个刚才说了,这个是从国外学过来的,这是我们浙江大学一个教授,如果说这个盐酸克伦特罗不出现问题的话,这个教授可能就是院士了。盐酸克仑特罗用到饲料里面去,这个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当时来说非常好,非常有前途的一个东西,但是事后证明盐酸克伦特罗用在饲料里不合适。我们从1998年就发现问题,香港报纸登过,1999年又发现了著名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时候体内含瘦肉精,以前不明白,我们很冤枉,没有吃过含兴奋剂的东西,但是吃了我们国产的猪肉,因为盐酸克仑特罗是治哮喘病的一种药,用来扩张血管,来呼吸更多的氧气,运动员吸氧力比较强,比较缺氧,吃了这个药之后会提高氧化代谢,错把它作为一种兴奋剂。我们运动员因为吃了含瘦肉精的猪肉,被别人认为吃了兴奋剂,这是很冤枉的。2001年瘦肉精集中爆发,从2002年我们农业部、国务院明确规定,所有瘦肉精都不能用。

    重金属污染这个很常见,尤其是铅中毒,因为化工厂污水排放不合理,在云南,浙江啊,包括陕西啊都有,每次不是简单的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很多,都是小孩。铅中毒非常厉害,青少年、幼儿中毒导致发育迟缓,严重的痴呆,导致小孩智力低下,严重的话发育迟缓,不长个子。

    现在我们提到这个食品添加剂,我们说牛奶里面添加三聚氰氨,由于用氢氧化钠,甲醛浸泡,蜜饯中加入过量防腐剂,在豆腐中用医用废石膏,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如果说没有添加剂,我们只能买面粉自己蒸馒头,很多食品很难买到,也买不到,只能喝纯净水,喝不到各种饮料。为什么这样说?整个工业的发展,不是我们说的,因为美国、欧盟比我们发展更早,添加剂它们使用量比我们还要大,因为有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我们食品工业现在才能发展这么快,发展那么大。当然了,也带来了一些危害,不用的话同样发生危害。就像刚才说得,如果不用亚硝酸盐,在猪肉腌制过程中会产生细菌,那种细菌是致病的。用是可以用,但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用的。我们国家规定最后残留量不要超过50%10000000PPM,这个是全世界最低的。像英国、美国,它们都是80150,我们国家原来是30,用亚硝酸盐腌肉让肉发色,包括牛肉都是一样,我们看起来红红的,那都是用亚硝酸盐腌制的,我们不是为了更好的颜色,更多是要控制里面致病的细菌,如果不用的话,可能食用之后会导致问题。我们行业认为,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的话,食品工业是不存在的。

    食品添加剂就是为了生产、保存而添加的,目的是提高食品质量和稳定性,强化营养成分,增香添味,防止变质以及延长保存期限等,如果说不用的话,产品没有办法保存。像我们说的保存和防止变质,如果说不适用的话,这个产品就不存在了。像食用油加抗氧化剂,人能吃几个月,不加放几个月可以吗?不行。另外改变食品的性状,色、香、味、形、体,都需要食品添加剂。还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像食用盐加碘,面粉强化铁、锌,儿童食品中强化钙。另外增加产品的品种和方便性。像我们现在的浓汤煲,撕开之后加水之后就可以食用。像我们原来吃的盐都是大块盐,放一块少了,放两块多了,现在吃精细盐,精盐也有不方便性,颗粒再小,放得时间长了也容易成大块,你肯定投诉他,我买的精盐怎么变成大疙瘩盐了?那怎么办呢?加一点添加剂,防止它结块,那就是添加了亚铁氰化钾。还有其他的特殊要求,比如脂肪的替代品,可以吃出来脂肪的口感,但是不是脂肪,这样的话可以满足一些需求。

    刚才我们说添加剂分类,世界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把添加剂分成21类,这是1988年分的;美国是25类;《食物化学法典》是45类;欧盟分成9类,欧盟人比较保守,很多条条框框限制比较多;日本分了31类;我们国家分了22类,不多不少,在中间,比欧盟多!这些里面提到的东西,每一类包含的东西都是合法的,都是经过充分的研究过的,(PPT)。

   食品添加剂首先要考虑安全性,安全不安全,首先要求无毒无害。一般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都是食用时候的原则,经过充分毒理学评价,对人体无毒无害,能正常代谢;第三,必须有利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制造和贮藏。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就不能用。如果让吸水量更大,把水加进去,当产品卖,这个是违反添加的。

    还有对营养成分没有破坏作用,或者不掩盖食品原有品质。有害物质不能检出,或者不超过允许限量。另外添加到食品之后,能分析出来,我们质监局监察不出来,没有方法,这是不行的,这是不允许用的,必须能够分析鉴定出来,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一般的要求。

    我们目前使用食品添加剂存在的问题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滥用。滥用什么呢?滥用食品添加剂,或者非食品添加剂,像三聚氰氨、苏丹红、增塑剂按、盐酸克伦特罗都不是食品添加剂,归到食品添加剂里面对食品添加剂是不公平的。

    另外,超范围或超量使用。国标有规定,比如说0.2%或者0.1%,你加1%2%,这是超量使用,使用不规范。每一个添加剂都是有规定的。上海的染色馒头,柠檬黄是不允许使用在馒头里面的,这个是超范围使用。这个染色馒头我们有消费者可能在一个宾馆吃饭时候也会碰到,馒头像窝窝头一样的东西,很多宾馆都有,有的说是杂粮馒头,肯定是白面加的添加剂,如果是杂粮的话,吃起来口感肯定没有这么好。你如果要那个玉米颜色的话,就使用染色剂。

   还有使用不符合质量规定标准添加剂,规定了,每一种添加剂像国标规定的这种,必须是食品用的,因为还有工业用的,有的添加剂还有医用的,分了好是几类。从食品要求来看,如果说医疗上的东西用到食品当中,这个不是太好,医药方面比食品还要多。但是如果是工业方面的,工业用的杂质比较多,就是我们使用了不合格的添加剂。还包括食用盐,我们现在平时买的都是食用盐,我们知道路面有积雪时候我们在路面洒一些盐,让雨雪尽快化掉,那是工业用盐。如果把工业用盐当食用盐卖的,那就是违法。

    另外违反食品添加使用原则的和我们现在讲的差不多,经过毒理学评价,防止变质,有利于食品加工、贮藏,不得掩盖食品变质或者掩盖。另外专供一个婴幼儿使用的食品,除按规定加入营养强化剂之外,不得加入人工添加剂。奶粉里面加的甜味剂或者蔗糖之类的,那就违法了。另外,色素、香精、味精,都不能放在婴幼儿用的食品里面。

    另外还有一些违反添加剂标识规定的,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我们是营养标签从去年6月份开始规范,每一种添加剂要用的很清楚,用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但是标的是另外一种东西,这就是违法。像有些企业会这样做。(PPT)像这种东西,竹荪银耳可以体力增强,这是误导消费者,这在保健食品上经常会发现这种事情,夸大宣传。

    新华社在今年六月份也是发了一片很长的文章——切莫“冤枉”食品添加剂,我们发现的问题不是添加剂本身问题,而是使用者、造假者在滥用、使用添加剂,超范围使用添加剂,添加剂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看到的添加剂放进去了,前前后后都经过将近十年的时间做实验,经过卫生部来批,不是说今天做出来东西,马上就批下来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另外动物用天然有毒物质,这个我们有一个常识,像河豚,贝类都是有毒,如果加热处理不当会造成病毒,马铃发芽,一定要把它削掉。像苦杏仁干,还有四季豆,这些学校食堂经常发生这种事件,大锅炒的,不均匀,造成学生拉肚子,呕吐。

    第五块,我介绍一下食品安全一些国外的一些经验。

    国外目前来说有哪些方法?第一、严把源头关,把监管方位伸向产地。美国很严格,美国的监管体系一直是比较分散的,有三个层次监管。三个层次监管都聘请了一些相关专家来做,采取的方式进入饲养场、生产企业等等方式,不是像我们卫生局一些执法大队去,这是专家进去来做,因为企业检查时候他会造假,会临时布置现场,不是有很好的科学素养的话,一时半会发现不了问题。从原料档,全方位监管,覆盖了全国的立体监管网络。

    法国对养殖业,对牛样猪实行标签,一一生就有标签,什么时候出生、体重、出生是公牛还是母牛,身份等等都确认,出了之后运到哪个商超,每个肉都有条形码,直接查到这个牛的出生地,它在一生成长过程中使用了多少次药,都可以查询到。在国外,我们说农田到餐桌,国外叫农场到餐桌,我们是农田到餐桌。我们现在买苹果时候,尤其是高档苹果时候我们会发现上面贴的有标签,比较大的公司像苹果可以做到,从这个苹果挂果开始就有信息,打了几次农药等等,不是防伪标签,是信息标签。靠这个标签可以一直追溯到这个苹果树上去,这个我们国家也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是重视流通环节,为每份食品建档案。在日本,他把农产品生产者、农田所在地、使用农药和肥料次数次数,收获和出售日期都要记录在案,这是当地农业协会来做,每一种农产品配分一个身份证,供消费者查询。欧洲19个国家,2002年提出了可溯性,可以追回去。以法规的形式对食品、资料强制实行,从生产加工到流通的等各个阶段的溯源制度。国外很容易控制,都是大农场,我们都是个体户农场,控制起来更麻烦一点。

    第三个对造假罚款比较厉害。像德国,除了刑事诉讼,还有巨额赔款,不管百年老店还是千年老店都要关门。如果在韩国制造有毒食品的话,不是说我整你一下过一段你再开门,你关门十年都不能开业。在法国,卖过期食品让你关门。

    第四,食品召回制度,这是销售过程中最后一道屏障。

    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召回,当然了,采取措施不一样。奥巴马上台以后,他强调美国要树立一个强制的召回权,他直接说召回,我不管谁的企业,不管你厂家愿意不愿意。我们国家是质监局首先通报企业,由企业自行召回。 英国,在食品监管网上可以查到这个信息,哪个产品都可以查到,我们国家逐步也在完善。对不合格 食品,专门成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这一块我们国家也在做。

    第五个,完善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来保障。像美国很先进,美国食品也有问题,美国在2009年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进程,它在食品消费安全法之后,又修改了食品安全加强法案。英国和德国时间更长,上百年了,在2006年专门成了食品监管机构标准书,在英国,英国在1990年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修改,这个法律也是在1984年提出来修改的。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法在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之后一的,,原来是食品药品管理局、技术监督局、卫生局多头管理,多头都管,多头都不管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在国务院有这么一个安全委员会,在这个质检部门下设立一个办公室来协调各个部委来做这个案件。

    第六,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整个行业怎么来做,面临什么问题。这个是我们今年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也是食品方面一个很重要的组织,一个国际食品联盟,42位中外专家对中国食品进行了一个分析,提了一些建议,简单给大家说一下,我们认为目前食品安全有八个挑战,最后提了十条建议。

    一个是我们今后的基数与概率的问题。为什么我国食品问题那么多,比国外高?因为基数比较大,201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销售在500万以上的企业完成销售5.3万亿。5.3万亿由多少企业完成呢?50万企业。5.3万亿在我们国内是什么概念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合在一起年产值4万亿,电信、联通,那么赚钱也不过两万亿左右,食品工业远远大的多,四万亿只有两三家公司,我们5.3万亿有四五十万企业,监管非常困难。每天加强10亿公斤粮食,因为基数大,出问题的概率就高。

    另外一个,源头污染。现在工业化在加速,农产品产地的空气、水、土壤都受到污染,导致危险传递到整个食品链条。

    第三个是散点式溯源,我们食品市场在快速集中,分散的小农经济与现代食品工业很难衔接起来。因为要想溯源的话难度太大,国外是农场,我们是散户。

    第四,风险交流严重缺失。本来这个交流是想公众更多了解安全风险及管理措施,但是由于我们现在监管部门和科技部门包括媒体,在操作时候方法不当,媒体有时候用一些大标题,有时候不是很客观的报道,导致我们消费者很恐慌,有时候媒体甚至用短消息,群发在网上散布一些消息,我们监管部门回应比较少,因为大家都是怕担责任,不敢说。你问他们,他们说找领导,领导也不敢说,再找更大的领导,这就导致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消费者。

    五,信息真空下的信息失真。我们现在媒体是很强大的,我们欢迎媒体的监管,但是媒体往往在报道时候信息失实,但是消费者认知是空白的,存在一些假新闻。

    当时我看到之后立马想到北京一个事儿,说包子馅儿是用纸箱来做。我看了之后说是假新闻,立刻想到记者不是专业人士,现在包子馅、饺子馅里面都会加到大豆蛋白,就是大豆榨油之后的蛋白,大豆榨过油之后的豆饼是可以吃的,而且蛋白非常高。这种东西榨完之后在包子或者饺子馅泡一泡的话,颜色和纸箱颜色是一模一样。记者暗访时候看到黄糊糊的东西,周围放着大豆蛋白的箱子联想到是纸箱做的,有的消费者看到之后说这是纸箱。编辑这个新闻的这个记者,包括这个栏目编导被开除了,这是一个假新闻。

    第六个,监管难度比较大。我们现在少数大企业与40万中小企业恶性竞争,大企业卖的高,我们消费水平并不高,小企业做同类产品,小企业便宜,但是不安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一个问题不一样,我们监管一刀切的话就麻烦了,满都是大企业,把小企业统统砍掉,但是如果说40万小企业没有了,大企业就垄断了,价格会更高,所以说监管难度非常大。我们政府和监管部门不是不想管,只是监管难度太大

    第七,管理差异。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产品基础相比,基数很大,基础薄弱,技术很差,总数很大,但是整个管理体系、加工体系、加工技术相差比较大,我们消费者诉求比较高,我们说美国的质量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我们就是做不到,我们很难做到。我们诉求与发达国家安全水平一样的话,很难做到,但是很少有大企业是可以做到的,大部分企业做不到。再加上我们分段监管体系都在构建,我们是2008年才开始,是分头的,质监啊,卫生啊,各管各的,现在上面设立了一个国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卫生部专门设立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协调这件事,大家都管的事儿出事儿之后没有人管。我国,现在我们协调之后不能踢皮球,这样的话该让谁管谁就管。

    八是矛盾的浓缩。这个和我们社会目前出现的转型期有关系的,这是差距造成的,楼价比较高也会造成矛盾,我们实际上事儿很小,媒体稍微说一下,你吃的豆芽有毒,老百姓马上就不满了,这是矛盾浓缩,矛盾很容易激发。另外一些小摊贩的恶意行为,局部事情,但是蔓延到很大的行业,导致我们对行业监管部门非常不满。

    十个方面的建议我们简单说一下,第一是确定中国食品安全的合理期待。我们不可能做到零风险,食品监管是长期的一个工作,不是说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第二,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不是消除危险,而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是我把它完全消除掉,这个很难做到。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基础、消费习惯、科学、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企业、消费者、政府等多方利益的平衡。

    第三,确定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技术路线图,减少“激情式”执法。出现问题,我们监管部门拉网来一次,之后就不管了。这次报纸上曝光了,我们检查一次,彻底突击检查,不报道就不管了,三两个月,一年半载检查一次,其他时间不管。

    第四,将食品安全成本纳入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可能没有考虑这个,光考虑原料、民工、能耗,没有考虑安全成本。比如说安全,最重要的企业,因为它在做产品,如果说不把这个纳入生产成本的话,它会造成不完全,赔偿也很大;纳入之后,分摊到各吨,各个环节,成本是不高的。

    第五,风险交流纳入我们中国政府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里面来。政府缺位、科技节失声、媒体报道失准,三大因素使中国食品安全的诸多事件定位不准,风险交流严重确实,由政府、科技界、行业、媒体共同努力,出去的消息一致,不能一人一个说法,搞的消费者很困惑。

    第六,强化“平和时期”的风险交流,强化公众科普。像今天的报道,省图书馆搞的活动的目的就是这样,让消费者知道认知安全水平,危机爆发时再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

    第七,科技界应反思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集体失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的教授专家说了话,我们在网上看到,所谓的网络拍砖很多啊,总体来说,专家说出来还是按科学的态度来说的,现实有现实情况,他只是从科学的常识来解释,他并不是站在任何人立场。科技界将来要用一些大家都能听的懂语言把它解释清楚,站到安全科普的第一线。

    第八,媒体应该诚实、客观来报道事情。在报道时候要多和科技界交流,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像媒体前两年采访我们,他出发点不对,不是来采访不我们,他是带着倾向性,不管说的多好,解释的多少合理,他文字稿形成时候总要加一些东西,给你修改的面目全非,你说的好不行,他给你修改的面目全非。我们要通过新闻主管部门对这些情况要进行监管,监管是好事,但是不要监管之后不以事实为基础,就是为了卖更多报纸,卖更多的广告纸来吸引眼球,这就失去了报道的本质。

    第九,透明。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不透明,不但食品问题不透明,其他方面也不透明,不能及时把信息传递给人群众,造成人民对政府不太信任。我国通过科技界、媒体到我们政府,安全事件出来以后推过科技界、媒体、政府要发出声音来,三方都发出声音,三个声音都一样,消费者很困惑,很容易不满,所以一定要透明。

    第十个,分段管理下的信息共享。将来要达到可以在网上,在卫生部网站、质监网站可以查到各种信息召回信息、抽查信息,各省市都要做到信息共享,在郑州市可以查到每天抽查的农副产品哪些不合格,哪一类不合格,不合格原因是什么,大家在网站上可以到,做到信息共享。这样才能做到食品安全一个的控制,才能满足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需要。

    今天的讲座就说这些多。

    谢谢大家。

    主持人:咱们今天的讲座就结束了。我要给大家说一下,下次我们中途过来的听众还是把手机调整一下,调整为静音或者振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