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回顾

早期中国与史前丝绸之路


发布:2020-08-31   作者:   查看: 6161

 

讲座时间:816

讲座主题:早期中国与史前丝绸之路

主讲嘉宾介绍张莉,郑州大学考古学副教授。

   

讲座内容回顾:

本期“中原大讲堂·豫图讲坛”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系列讲座邀请到了郑州大学考古学副教授张莉老师为大家解读《早期中国与史前丝绸之路》。

迄今为止,“丝绸之路”已成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代名词。史前丝绸之路沿线传播交流的内容非常多样化,不仅是丝绸,还包括牲畜、农作物、交通工具、技术以及高价值装饰品等。史前丝绸之路对早期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对贵族生活和祭祀的影响,也存在于普罗大众层面。

额济纳河交流区是早期中国中西交流的重要区域。额济纳河是整个西北地区最长的一条南北向的河流,流经区域非常广泛,使得额济纳河区域和欧亚草原基本上直接接壤了,这是它最大的地理优势。对于额济纳河交流区来讲,他们从欧亚草原引入冶金术的重要动力,就是参与欧亚大陆铜矿和铜器贸易网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额济纳河交流区本土的经济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加速了额济纳河交流区所带动的史前丝绸之路交流互动。

额济纳河交流区同黄土高原石峁政治集团间的玉器贸易促进了额济纳河交流区对新文化因素的接受力,加强了额济纳河周边地区参与史前丝绸之路的交流,并进一步将黄土高原区域纳入史前丝绸之路的交流互动。

额济纳河在早期中西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在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过程中被逐渐复原,重拾当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