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
发布:2019-12-05 作者: 查看: 4340
讲座时间:11月24日
讲座主题:《李白与杜甫》
主讲嘉宾介绍:刘福智,笔名齐鲁、流火、鲁夫等。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现任郑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座内容回顾:
本期中原大讲堂 豫图讲坛,嘉宾老师以李白、杜甫的照片对比其生平,引出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接着,嘉宾讲到《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嘉宾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随园诗话》说明李白、杜甫都注重友情、亲情、家国之情。《哭晁卿衡》表达了李白为自己挚友阿部的突逝万分悲痛的心情。
接着,嘉宾讲述一、梁州之遇,二、齐鲁之行,三、并峙诗坛。唐诗繁荣的原因:第一,在大唐,帝王重诗。第二,在大唐,科举考诗。第三,在大唐,民众爱诗。
后世并提李杜有三个方面原因:首先,人们并提李杜,是因为生活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第二点,人们并提李杜,是因为:艺术可以对等探讨,相互借鉴。第三点,人们并提李杜,是因为李杜惺惺相惜的高尚人格。嘉宾讲到二人通过诗作体现的高尚交往。四、反向而行。李杜都是酒中豪杰;李白是盛唐的一座高峰,是浪漫的代表。李白的诗作三分之一都与月亮有关。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风。杜甫诗作是“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的早亡和他的勤奋有关。
一个人的命运和他生活的时代密切相关。李白的狂放不羁和放浪形骸,使他自然选择格律不甚严谨的古风,即古体诗;杜甫的严谨细密和沉郁顿挫,使他自然选择近体诗。
嘉宾对李杜谈了自己的见解。其一,诗歌须要有行有止。
李白过于注重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必然丢失了诗歌极为珍贵的简洁和收放自如。
其二,诗歌须要有刚有柔。
李白自诩为“楚狂人”,这种狂来自他那天生傲骨、高尚灵魂和阳刚气质,这是令人仰望的人格。
其三,诗歌须要有藏有露。
李白往往以直白的口语入诗,读者在自然、流畅的诗句中感受到诗之美。
李诗之短在于:一味地行,当止而不止;一味地刚,当柔而不柔;一味地露,当藏而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