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回顾

华夏的远古足迹


发布:2019-07-30   作者:   查看: 5181

讲座时间:714

讲座主题:《华夏的远古足迹》

主讲嘉宾介绍郑州铁路局高级工程师,郑州市楹联学会会员。

       

讲座内容回顾:

本期中原大讲堂 豫图讲坛,嘉宾老师和在座读者探讨了《华夏的远古足迹》,一起探讨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华夏文明是如何在千万年的人类发展中沉淀、提炼、璀璨生辉的。对于中国人祖先的进化史,一种认为从远古时期,一直就在一个地方发展进化而来;还有认为是外来族群进化说的。嘉宾从人类进化史,类举线粒体的作用、线粒体DNA遗传特性及研究结论、Y染色体简介、Y染色体研究、Y染色体遗传研究结论、分子人类学的基本结论、人类Y染色体树形分类图、最先走出非洲的两类现代人、带有C-M130基因突变的人等学说概念详细解读人类的进化。

我们旁系祖先的两支和哪些人群有关系呢?嘉宾讲解亚颇人及其分布,棕色人的分布;F-M89的迁徙和现状、达到中南半岛的O-M175人、古羌人的迁徙足迹、古羌人最后落脚天水的依据、古羌人川西迁徙路线释疑。

华夏文明最初的创造必须提到龙,农业的萌芽和形成、

农业产生的意义,农业出现为什么会带来文明的创造和发展,嘉宾举例说明:何为最初的阴阳?十月历法、凝结在陶上的光芒;嘉宾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详尽地解释其中奥秘。

嘉宾继续介绍古羌人的分支、华夏族群入主中原的过程、以及裴李岗人的生活起居、文化特征等。磁山人的繁衍进化过程。华夏核心文明也逐渐形成。接着,嘉宾介绍了红山文化彩陶、大汶口文化彩陶、大溪文化、马家窑文化、东夷地区人类劳作生活,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展示给读者的是一幅中华民族形成的壮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