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回顾

道法自然 天长地久——品读《道德经》


发布:2019-06-13   作者:   查看: 5516

讲座时间:526

讲座主题:道法自然  天长地久——品读《道德经》

主讲嘉宾介绍董广杰,教授,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中原工学院社科部主任,政法系主任。

         

讲座内容回顾:

《道德经》是中华文明的一部不朽经典,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天文自然,二是人文社会之道,三是人伦自律自乐之道,指引我们如何看待天地自然、人文社会,如何对待我们自己,也就是如何立身处世。《道德经》为寻求人类社会和谐之道、探寻人类生命之旅、布施人类文明之道指明了答案。

董老师首先和大家介绍了老子其人。老子姓李,名耳,是今河南豫东鹿邑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2600年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道德经》共九九八十一章,洋洋洒洒五千字,深奥博大,是一种哲学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目前我们自然、社会、人文、宗教、道德、法律,都受教、启发于老子的《道德经》。接下来,董老师联系生活实际为大家讲解了“道与器,无与有”、“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功成身退”、“宠辱不惊”、“自知之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内容。

董老师讲到,在今天这样一个躁动不安的社会里,我们重温老子的《道德经》,理解老子其人其道,有其安身立命之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