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回顾

仁心耿耿 礼则昭昭——品读<论语>


发布:2019-05-16   作者:   查看: 5534

讲座日期:4月21日(周日)上午9:30

讲座题目:仁心耿耿 礼则昭昭——品读<论语>

主讲嘉宾介绍:

张怀涛,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任《河南图书馆学刊》编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图书馆阅读推广人。历任中原工学院图书馆馆长、书记、信息资源研究所所长。受聘于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黄淮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科技学院任兼职教授。是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图书馆、漯河医专图书馆名誉馆长。


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项、河南省政府招标项目1项,发表学术文章190多篇,出版书籍28部,编辑文集10种,编导录像片3部。

为大学师生、图书馆员、机关干部、企业家、青少年等作读书报告数百场。

讲座内容回顾:

本期中原大讲堂·豫图讲坛,张怀涛老师给我们呈上了一期精彩的讲座。张老师开篇讲到《论语》最核心的智慧:仁、礼、和。围绕这三个方面,张老师用豁达的历史观展开讲解,首先,必须要说的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其次,2013年习总书记的山东曲阜之行,再次,2014年,习总书记出席的纪念孔子诞辰的会议,还有就是法国人对《论语》十分地推崇。张老师列举的这四个例子都是紧紧围绕《论语》这部儒家经典,足以证明《论语》经过了千年洗礼,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不能被人遗忘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一、平凡而伟大的孔子。张老师介绍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孔子的先祖、身世;孔子到京师国家图书馆的意义;孔子担任大司寇其间出现的两大矛盾;着重讲了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初衷。

二、《论语》的成书过程。三、《论语》的思想主旨。(一)“仁”,张老师举大量实例,将“仁”的智慧生活化、通俗易懂。(1)仁也是人性基点,(2)以及孝悌、(3)何为“信”:也即是人们交往的基石。(4)勇:行为的动力;(5)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6)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二)“礼”,张老师大篇幅地详细解析《论语》中提到的经典的“礼”。孔子将人分成五类,张老师详细剖析这五类人的心理、品性特征、为人处世。

四、孔子及《论语》的历史影响,对于这方面,是毋庸置疑的,孔子和《论语》中凝结的大智慧一直为今人以不同方式学习、运用。具体列举形成以下几方面1、更新教育制度,2、传承文化典籍,3、推进百家争鸣,4、增益民族精神。从古至今,人们对《论语》的诵读与学习从未停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对《论语》的热忱也是有增无减。《论语》一直以它无双的儒家经典思想存在着,它的智慧、精神也定会世世代代流转、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