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新经济与河南转型发展
发布:2018-11-21 作者: 查看: 6424
讲座日期:11月4日(周日)上午9:30
讲座题目:《新阶段新经济与河南转型发展》
主讲嘉宾介绍:
耿明斋,1952年生,中共党员,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河南省政府研究室、省发改委与河南大学共建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中国校友会网2011年第三届入选)、省级特聘教授,应用经济学博士一级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牵头人、国民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河南省“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委员等。
讲座内容回顾:
本期中原大讲堂·豫图讲坛,耿明斋老师将和大家探讨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问题。
首先,党的十九大总书记报告里边对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出了明确判断:我们已进入新时代。这个新阶段和过去必定存在不同特点: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从全球奇迹到中国困惑。耿老师以美国为例,指出他们要“制造业回归”,导致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越来越严重。但全球化、中国的开放程度都越来越明显,所以这也是发展中的必然走向。
英国现在是忙着脱欧,但种种原因让他们也步履维艰;法国也要退出欧盟,现在意大利也在公投。西方世界也在向保守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民族主义转向。
中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专家用“困惑”二字概括。也就是不能再用过去的理论、思维、角度来解释一些现象。耿老师以房地产为例,介绍了2010年至今中国房价的起伏改变。我们不能像日本90年代以前泡沫经济时期搞起来的铅笔楼那样。
耿老师提出了中国经济目前的困惑:从货币和汇率两方面阐释经济形势。中国的发展是全球的奇迹:1. 持续高速增长和财富迅速积累。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是失去的二十年,基本没动。2017年,我国GDP总量是美国的63%,是日本的2.5倍。
说完困惑,耿老师又摆开忧虑:除了对中美问题的很多误读,1978年到2017年四十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变化: 1992年以前是第一个阶段,上窜下跳,高速增长;1992年到2007年走了一个U字型,从高点先降,然后从低点再升的这么一个水平;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一下子下来了。总书记在“十三五”规划时作出重要讲话:回应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GDP增长的底在哪里。耿老师也提出了中国要怎样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时期的考验。接着,耿老师详细阐释了十年间,出现了到底应该怎么看待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的三波言论;争议是:是否还能再持续30年高增长?耿老师从国家形势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从新阶段来认识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耿老师从资金、资源、劳动力、出口详细解释。旧阶段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普遍衰减,表现在:(1)自然资源的枯竭。(2)廉价劳动力。(3)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直至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全球也是如此。
耿老师最后阐释了最后一个问题:中原崛起也要探新路。1、新常态新阶段河南遇到困难更多。2、民营经济扮演了重要角色。3、亮点与短板都很突出。
耿老师指出郑州经济发展的四大短板:第一个是创新能力不足。第二个是国际化水平不够,国际化程度不够。第三个是制造业没有大品牌,缺乏大品牌。第四个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相信耿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会给我们中原的读者们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