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的记忆与历史
发布:2018-06-07 作者: 查看: 6750
本期豫图讲坛,我们荣幸邀请到了从事台湾文学文化、当代文学等领域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李孟舜老师,和大家一同探讨关于台湾的记忆与历史。
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呢?首先,台湾在中国的地理文献里出现非常早,一方面,在人种学上其实发现了广西地区、台湾地区在DNA分型上是有密切联系的。另一方面,两岸在地理上也是有非常近似的一些地方。台湾最早的史前人类文化与我国广西等地出土的石器也有密切关联。台湾的历史演变还要谈到的就是有趣的名称,这种名称的多变性也是不可不谈的。大量的古文献资料记载台湾地名、气候、族群、风俗、经贸往来、立法机构、驻军的变化及大事件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台湾的文化历史大有裨益。
台湾经历了动荡的历史变迁,遭到外敌入侵,战乱裹挟,也是它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经历。我们也能从台湾的族群划分、语言特征、与国民政府的关系、经历的七次移民潮、看出台湾与大陆、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
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对台湾人民生活的离散是令人悲愤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一方面向台湾迁徙了大量人口;另一方面,控制人口,搜刮民间财富;其次,垄断专卖事业;再次,控制工商业,垄断对外贸易。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充满血腥残忍,台湾人民需要无奈被动地重拾日本殖民统治给经济带来的烂摊子。对儿童教育的同化主义色彩显示出日本帝国主义的霸道。长久以来,民族自卑感油然而生。而日本推行的皇民化政策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也深深嵌入至台湾人民的骨髓。那么,如何看待1945年光复之后的台湾呢?首先,中日之间民族矛盾。第二,本省籍与外省籍人士的省籍矛盾。第三,现代化程度差异造成这种认知偏见。第四,官僚统治阶级与底层民众阶级矛盾。纵使台湾的历史满目疮痍,但它不会忘记伤痛。50年代,千千万万的台湾民众在国民政府反攻大陆的白日梦蒙蔽下,心心念念想要认祖归宗,回归大陆。60年代,台湾工商业的崛起为日后成为“亚洲四小龙”奠定了很好的基础。70年代,台湾乡土运动、民谣运动的开展成为其非常重要的文学和文化上的思潮。台湾出现的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成为繁荣台湾文化艺术领域的中流砥柱。
关于台湾社会问题的思考也在随着台湾逐渐的发展完善更加深入,相信两岸一定会统一,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的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