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历史人物——张之洞》
发布:2012-08-31 作者: 查看: 7275
讲座时间:2012.8.12
主讲人简历:
杨萌芽,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讲座内容简介:
张之洞,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总结和概括。2012年8月12日,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坛请到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杨萌芽老师,为我们分析这位著名的晚清历史人物——张之洞。
杨老师谈到,古人有所谓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立功来讲,张之洞有很大成就,做了很多事情,工业、农业、军情。立德,他在晚清官场绝对是一个典范性的人物,非常清廉。我们的印象中晚清都是腐败的不得了,实际上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官场中也有很多非常廉洁的人,他们不结党营私,不为一己谋私利。立言,他的八个字足以名垂青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讲座中杨老师说,张之洞作为一个儒家的文化熏陶的士大夫、官员,能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坚持在中国改革路上,一定不能忘记中国自己的特点,不能忘记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不能过于模仿西方,或是闭关锁国,隔绝和世界的联系与沟通。做到当时有这样的视野,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我们看待古人,一定要贴近历史现场,一定要感同身受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去想,不能按照今天的历史环境去衡量他。张之洞身上有敢为人先、一心为公的风范,有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