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堂 >> 讲座回顾

易经的精髓和当代的应用


发布:2011-08-24   作者:   查看: 3765

讲座时间:2011821

主讲嘉宾:孙法智,原河南中州报刊社,文化时报社社长,高级编辑,现任河南省易经研究学会,河南省奇门遁甲研究学会副会长,人生命理高级研究师。

讲座内容简介:

2011821,河南省图书馆豫图讲坛再一次邀请到了孙法智老师,他这次为听众主讲的内容是易经的发展演绎过程、《易经》的文化内涵(精髓)、和为什么要学习易经等方面。孙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到,对于《易经》,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陌生,因为自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几千年来,一直在不觉间影响着中国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和做事的准则。它就像一个风向标,指导人们的行为,就像血液一样,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又最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必读。《易经》的形成演绎经历了几千年,为什么到现在还有如此魅力呢,就连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候也没有烧《易经》;汉武帝独尊儒术,把《易经》列为六经之首;老子的《道德经》是道教基础的理论著作,有5000字,有88句经文来自《易经》;《皇帝内经》通篇都是讲阴阳五行、八卦太极,这些都说明《易经》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发源于人们的生活,与人民的生存息息相关。

接着孙法智老师又用通俗易懂的讲觧从六个方面为听众们进一步阐述了《易经》的发源、演绎,经过阶段和《易经》的精髓和文化内涵,在科技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她的现实价值和应用。最后孙老师为大家总结到,《易经》的重点是曲成万物,乐知天命。《易经》里面讲到曲成万物而不遗 不是说漏掉了谁,或者说不让他走这个曲线,而是说宇宙之间一切都不是直线,人生也没有哪个地方不是曲线的,凡是走了曲线倒是圆满了,没有走曲线,倒是不圆满了。

通过孙老师深入浅出对易经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讲解,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祖先的伟大智慧,也让我们认识到在学习和了解她的同时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我们有责任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易经走进我们的和谐社会,走进人民大众的生活之中。

本期主讲嘉宾孙法智老师

    

    老师讲课现场

    

     虽然当天下着雨依然阻挡不了大家来听课的热情

    

     讲课结束许多听众仍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