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堂 >> 讲座回顾

解读工业化时代下的“民以食为忧”


发布:2011-07-06   作者:读者工作部   查看: 3249

 

讲座时间:2011.5.8

主讲嘉宾:杨青平,男,54岁,中共党员,河南日报高级编辑,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大河健康报总编。

讲座内容简介:

民以食为天,语出《汉书》,是说让人民有饭吃,是天大的事。民无食,国将不国,王将不王。毛主席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对民以食为天的最好解释。改革开放后,食物极大丰富,人民吃饭变得挑剔起来,总认为现在的食物有污染,有毒物,忧心忡忡。解决了民以食为天,又产生民以食为忧。凡是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国家,都产生民以食为忧。其实大可不必。本讲座将解读化肥、农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瘦肉精、激素、转基因、致癌物、反季节蔬菜。绝对的纯是没有的,如果有毒物的话,毒物即剂量,达不到剂量,便没有毒害作用。工业化时代的人都崇尚自然,都渴望吃过去的有机食品,可是,即使发达国家,有机食品也仅占1%。如果全部种植有机食品,不用化肥、农药、转基因、塑料大棚,产量将下降一半,我们都得饿肚子,重现民以食为天。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化肥、农药、转基因、塑料大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才有食品极大丰富。

回顾:

    58河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大河健康报总编杨清平在河南省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名为解读“民以食为忧”——工业化时代的食物营养与健康》的讲座。杨青平教授详细讲解了在当代工业化时代下,为人所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更提到当前被大家所关心的瘦肉精、激素、转基因、致癌物、反季节蔬菜等一系列焦点问题。杨教授讲到“绝对的纯是没有的,如果有毒物的话,‘毒物即剂量’,达不到剂量,便没有毒害作用。”他通过对当代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对食品安全检测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和普及,使我们渐渐消除了对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的种种忧虑。

    整个讲座会场,17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几乎所有的听众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每当杨教授说到幽默之处,台便下爆出阵阵笑声,提到讨论性问题时,听众间侧身轻轻耳语交流,还时不时记录着重要信息,两个小时里,杨教授用他通俗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了当今社会最为关注的食品健康问题,直至讲座结束,听众还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部分听众还主动跑向台前向教授提出各种问题热烈互动,杨教授也耐心的为大家答疑解惑,听众们对这次讲座都赞不绝口,积极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再安排出更多这样的系列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