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图讲坛”八月份线上讲座预告
发布:2022-07-30 作者: 查看: 1052
疫情当下,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豫图讲坛”特邀请一批在各领域理论素养好、演讲口才佳,热心公益事业的名师名家。从7月起,围绕艺术教育、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文学赏析、健康养生五大主题,开展线上系列讲座。
讲座均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每场讲座的线上直播间二维码于讲座开始前2日在河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届时,读者可及时关注讲座信息进行观看。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雄才伟略:考古资料所见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主讲人:朱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墓葬考古。主持和参与多项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内容简介:经过汉初七十余年的筚路蓝缕,尤其是文景之治奠定了稳定的社会秩序。汉武帝即位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时代。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推行货币官铸和盐铁官营的经济方针,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地位,实施开疆拓土和包容开放的国家战略,同时也耗尽了文景时期所积攒的社会财富,将汉帝国置于危机潜伏的境况。数十年的考古工作,逐步揭示了汉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
时间:2022年8月3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24节气里的中医药文化之立秋:落叶知秋,百病皆休》
主讲人:臧云彩,副主任中医师,现任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学院,坐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师承国医大师张磊教授和著名岐黄学者郑玉玲教授。
内容简介:24节气,是中国人赋予时间的浪漫,亦是给岁月的情诗。四时寒暑,春秋交替间,顺应天地之气去做事,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养生之道。8月7日,恰逢立秋节气,本期讲座由河南省图书馆与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特邀请中医大家臧云彩走进豫图讲坛,带你探物候变化,访民俗流变,细致解析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一起追寻“天人相应,同气相求”的中国节气养生智慧。
时间:2022年8月7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艺术教育】
讲题:《如何欣赏和读懂儿童画》
主讲人:邵利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绘画艺术治疗师、沙盘游戏治疗师,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特邀心理专家。
内容简介:
一、儿童绘画的特点
二、儿童画面里的精神世界
三、儿童在艺术创作中成长
时间:2022年8月10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传统文化】
讲题:《草木香处有深情——非遗传承·制香技艺》
主讲人:李彦妍,管理学学士,高级行香师,民间艺术师职称,中原区政协委员,连续两次获得河南省“书香中原推广之星”、“郑州非遗年度人物提名奖”等称号。
内容简介:交流对香、制香、香文化的朴素认知,列举有芳香气味的草木。分享如何理解“君子如兰”“流芳百世”,引出香文化的定义,并从中国的审美、中国哲学价值角度分析用香体系。解读“香”的三大错误认知以及非遗传承的制香技艺的特点。
时间:2022年8月14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始末》
主讲人:谢晓鹏,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河南近现代史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内容简介: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受“一·二八”事变的影响,曾一度迁都洛阳,并定洛阳为“行都”。因国民政府在洛仅10个月时间,故这一段史实渐为人们所淡忘,为史家所忽视。本讲座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迁都洛阳的历史背景,回顾了国民政府及国民党中央在洛经过,阐述了南京国民政府迁洛的影响,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时间:2022年8月17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
主讲人:周海涛,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先后获得河南省首届“中原千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第二届青年理论宣讲专家、河南省第九届青年社科专家等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四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和推进了四件大事,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时间:2022年8月21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文学赏析】
讲题:《文学的作用与作家的责任》
主讲人:张林青,笔名潦寒,作家、学者、听岳书院创始人。2004年出版《文化营销》,被多所大学用做参考教材。2007年,春风文艺出版《故乡在纸上》,河南文艺出版社再版时入选“凤凰好书榜”。
内容简介:为什么读书?为了拒绝平庸而读书!什么是平庸?对大多数人的高度依附!读什么样的书人才会不平庸?读有知识的能将人生经历转化为精神财富的书,读有见识的能引发思考的书!读有智慧的能将复杂的世界说清楚的书!
时间:2022年8月24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传统文化】
讲题:《学习老子思想 提升自身修养》
主讲人:刘景亮,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主持完成或参与完成国家与省部级艺术科研项目10余项,他出版的专著《中国戏曲观众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观众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以宇宙万物为观照对象,写出5000言的《道德经》,创造了一个认识世界的“道德体系”。学习《道德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顺应自然,更能让我们提高修养,完善思想境界。老子提出的“少私寡欲”,“处下不争”、秉持“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以及像圣人那样“执左契而不责于人”。那么,我们就能更无私,更超脱,成为一个有修养、有境界的人。
时间:2022年8月28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文学赏析】
讲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漫谈》
主讲人:潘磊,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曾在《鲁迅研究月刊》《文艺理论与批评》《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文艺报》《中国艺术报》等刊物报纸上发表文章。
内容简介:“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为数不少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文学经典能够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讲座选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如鲁迅、郁达夫、沈从文、阿城、宗璞、闻一多等,细致分析、阐释了《风筝》《江南的冬景》《从文自传》《棋王》《鲁鲁》《三生石》《死水》等经典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有助于文学爱好者感知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2年8月31日(周三)9:30
讲座形式:线上直播,扫码观看
(详情请关注河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讲座时间:每周三、周日上午9:30
咨询电话:67181460
免费公益讲座,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