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 讲座预告

“豫图讲坛”七月份线上讲座预告


发布:2022-06-29   作者:   查看: 967

                                                    

疫情当下,为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豫图讲坛”特邀请一批在各领域理论素养好、演讲口才佳,热心公益事业的名师名家。从7月起,围绕艺术教育、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文学赏析、健康养生五大主题,开展线上系列讲座。

讲座均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每场讲座的线上直播间二维码于讲座开始前2日在河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届时,读者可及时关注讲座信息进行观看。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地下帝国: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与基本内涵》

主讲人:朱津,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考古、墓葬考古。主持和参与多项田野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

内容简介: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帝陵,开启了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先河。兵马俑的发现,开启了秦始皇陵科学考古工作的序章,学者们近五十年的探索,逐渐揭开了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秦始皇陵的建设理念和陵园布局既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又充分体现出秦始皇的个人意愿,对中国两千年以来的帝陵建制具有深远的影响。

时间:2022年7月13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传统文化】

讲题:《浅谈快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主讲人:赵天尧,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现供职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快板书演员,王派快板第四代传人,师承著名表演艺术家范军先生,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

内容简介:讲述快板的起源、传承和发展以及个人对快板的认识,对快板的流派、快板的辙韵进行介绍,展望新时代快板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方向。

时间:2022年7月17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历史文化】

讲题:《丝绸之路与中原》

主讲人:张得水,现任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中原英才计划”——中原文化名家。

内容简介:河南,尤其是洛阳,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考古和研究发现,早在汉代凿通西域之前,中原与中亚、西亚等地区已有文化的交流;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北魏政权定都洛阳,隋唐大运河的开凿等,造就河南成为了货物运输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既为沙漠丝绸之路的重要东方起点,又连接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同时通过运河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时期又是万里茶道上的枢纽和重要节点。通过丝绸之路,中原地区成为文化融合的熔炉。

时间:2022年7月20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艺术教育】

讲题:《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文化意义

主讲人:张伯鸿,制埙师,手工艺人,管乐手。

内容简介:什么是真正的传统音乐和乐器,它的内容组成与现代有什么不同;古人如何理解传统音乐和乐器的起源问题;礼崩乐坏对传统音乐和乐器有什么影响,它们承载古人什么思想,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传统音乐里玄妙难测的思想认识。本讲座将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简述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发展和文化承载。

时间:2022年7月24日(周日)9:30

 

【豫图讲坛——艺术教育

讲题:《如何做到开口就加分?浅谈声音形象与表达技巧

主讲人:韩妮,河南教育广播融媒体记者、主持人,央视云听APP有声读物签约主播、郑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2018年曾担任河南卫视少儿春晚制片人,指导的青少年语言类作品曾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内容简介:声音是人的第二外貌,好的声音和得体流畅的表达,可以让我们一开口就加分。本期内容韩妮老师将结合她近10年的一线媒体工作经验,从声音形象的塑造和表达技巧的提升,助力我们打磨属于自己的“声音名片”。

时间:2022年7月27日(周三)9:30

 

【豫图讲坛——艺术教育】

讲题:《珍爱过往的童趣》

主讲人:赵力民,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化馆研究馆员,著名舞蹈编导,国家文旅部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内容简介:一个民族幸福感的延续,需要由作品进行体现。新时代如何用现代而时尚的表达方式诠释过往的时光,跟当代人产生共情和内心共鸣是对所有创作者的一种挑战。该讲座从渐渐消失的童年游戏开始,用旧时光里的童趣,掀起人对曾经最简单快乐的解读。

时间:2022年7月31日(周日)9:30

 

 

讲座形式:线上直播,扫码观看

                    

(详情请关注河南省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讲座时间:每周三、周日上午9:30

咨询电话:67181460

免费公益讲座,欢迎您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