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荐好书

《广东汉乐基本知识百问》


发布:2018-11-05   作者:   查看: 1881

作者: 张高徊著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索书号:J617.565/1

 

内容推荐

广东汉乐是广东三大乐种之一。2006年广东汉乐被国务院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历史上广东汉乐主要盛行于客家地区,而今客家地区广东汉乐活动已呈衰微的趋势,但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的广东省大埔县的汉乐民间活动却开展得有声有色,广东汉乐成为当地民间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点遍布全县城乡。《广东汉乐基本知识百问》作者张高徊是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乐)代表性传承人,十二岁就开始接触汉乐,如今已年逾七十,他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从事汉乐理论研究,一直致力于推动广东汉乐的传承与发展。本稿以提问的形式,介绍了广东汉乐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广东汉乐知识的普及。

目录:

前言
代序一 在第八届世界大埔同乡联谊会
广东汉乐研讨会上的讲话
代序二 开启汉乐宝库的金钥匙
——张高徊先生著《广东汉乐基本知识百问》
读后
汉乐概述
什么叫广东汉乐?
怎样理解广东汉乐与客家人民的关系?
为什么说广东汉乐是源远流长的音乐?
广东汉乐是怎样传承下来的?
为什么说大埔县是“汉乐之乡”?
“无埔不成汉”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广东汉乐“典雅优美、朴实大方”的风格
韵味是怎样形成的?
广东汉乐的艺术价值有哪些方面?
丝弦乐演奏为什么叫“和弦子”?
怎样才能练成好的汉乐演奏技艺?
费师逊先生是怎样论述广东汉乐的?
为什么“和弦子”的人大都不用看谱?

… …

作者简介:

张高徊先生,1941年出生,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汉乐理论家、演奏家,广东汉乐代表性传承人。现担任广东省广东汉乐学会、梅州市广东汉乐协会、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等六个汉乐组织的名誉会长或艺术顾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