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 豫图讲坛

中国共产党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发布:2021-11-11   作者:   查看: 4616

时间:2021年7月18日上午

讲座主题:中国共产党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主讲嘉宾:吴晓云,安徽省委党校党建教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技大学“双聘”教授与硕士生导师

   

讲座内容回顾:

今天吴教授从我们党在一百年当中,如何应对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危局和困境这个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我们党应对危局和困境的伟大实践

(一)“揩干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大革命失败与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二)从严重的左倾错误中走向成熟——三次左倾错误及其克服

受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左倾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以左倾盲动错误、左倾冒险错误以及左倾教条主义为主要表现的三次左倾错误。

(三)民族危亡关头的抉择——国共合作与全民族抗战

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中国共产党积极主动地应对危局,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倡导建立,并且坚决维护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并坚决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辟敌后战场,领导敌后人民武装。

(四)“和”“战”之争——抗战胜利后的时局与运筹

抗战胜利后,举国上下都期盼和平民主。但国民党内部有很多人主张用武力解决解放区问题,内战的危险时刻存在。为了光明的中国,中国共产党对这个危局也作出了战略应对。

(五)“我们绝不当李自成”——“进京赶考”的挑战与答卷

1950年,美国侵入朝鲜,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党和国家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和较量。中共中央毛泽东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略抉择,同时,迅速完成全国土地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建立起比较独立、比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短短三年就把国民经济恢复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 

(六)艰苦奋斗共渡难关——克服“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困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由于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1958年发动以大炼钢和人民公社运动为标志的大跃进,国民经济面临着严重困难。面对这种局势,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国民经济就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七)从重挫中奋起——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1978年,党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带来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新中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中国共产党应对危局和困境的深刻启示

(一)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二)一定要坚持理想信仰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

(三)一定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中汲取推动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四)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及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始终保持修正错误的勇气、坚持真理的决心、走出挫折的力量。

(五)一定要建设一支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人民军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应有作用。

(六)一定要与时俱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进行新的伟大斗争

(一)如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如何应对愈益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既矢志不渝坚持和平发展,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发展,走出一条近代以来世界上从未有过的大国和平崛起新路。

(三)如何做好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打赢意识形态领域争夺战。

(四)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成功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更好凝聚党心民心,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更好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从政治上看,提出“政治三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